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是反诈宣传工作的重点对象之一,他们社会经验少,对诈骗手段的辨识能力差,容易成为电诈分子的目标。
(资料图)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燕园派出所打击办案队副队长谢欢遇到过一些遭遇电信诈骗的大学生,多数人被诈骗金额不算多,但有着相似的经历。“我以为我不会被骗。”他们大多这么说,很少有人是哭哭啼啼来的,反而都觉得不好意思。
实际上,在校园里进行的反诈宣传已经“无孔不入”,入耳、入眼不是问题,如何让学生们入脑才是摆在学校、警方面前的新问题。
在北京大学,42名反诈志愿者提供了一个不错的模板。用校园号码打给接过诈骗电话的同学,亲自劝阻,将自己的身边人从骗局里拉出来。海淀公安分局反诈中心民警邹红说,“这也是我们在公安系统之外建立第四级反诈中心的初衷,让身边人影响身边人,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民警走进北京大学校园开展反诈宣传。海淀公安分局 董国璋 摄
“与骗子周旋,我又被骗了”
选择报案,其实并不是多数被骗大学生们的首选,他们可能先告诉辅导员,或者只是和同学聊天时提及,甚至有人得自己缓很久才有勇气把这件事讲出来,进而再告诉学校并报警。
也有的学生,陷入刷单诈骗的最初只被骗去两百多元钱,但为了把前面被骗的钱要回来,和骗子周旋,后面反反复复又被骗走三四笔钱,最后才下定决心报警。
“骗子也正是抓住了受骗者这个心理弱点,才一次次得逞。”谢欢说,大学生们的这种想法,给警方的后续工作造成一定影响,反复的周旋和心理斗争往往会让警方错过拦截被骗资金的黄金期。
邹红是海淀分局反诈中心的“老民警”了。此前,她曾经做过10年的预审民警,2018年9月海淀分局反诈中心成立以后,她带着9名年轻队员扛起整个海淀区拦截劝阻的主要工作。
邹红也接触过不少被骗大学生,一些棘手的情况她要反复打电话、发短信,甚至紧急上门劝阻。
她发现大学生被骗的情况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刚刚进入大学校园后涉世未深、反诈意识薄弱、警惕性差、对骗局识别能力差的新生;另外一种是有一定反诈意识,但还没有那么强大,反而想进一步试探,或者想要“戏耍”骗子的人。
去年邹红接触过一名被冒充电商客服诈骗的大学生,“他自己回顾说,诈骗号码当天上午和中午就联系过自己,因为此前听过‘陌生号码不接听’的口号,他就多了个心眼,觉得这号码不安全,没接。但到当天晚上,这个号码再次打入,他的心理就没那么坚定了,加之夜晚常人的防备心本来就会减弱,他很快被电话里的‘客服’牵着鼻子走。”
邹红还遇到过一个比较特殊的案例,事主也是一名大学生,他告诉邹红,“姐,事实上骗子指导我在手机上进行操作的时候,我没有完全相信他,我就想看看他是怎么骗我的。”
但现实情况是,这名学生还是被假扮客服的骗子把银行卡里的生活费“刷”走了。而且在“中招”之后,“客服”告知他这张卡因为几次操作失误导致冻结,需要他用另外一个身份的卡来进行激活,于是他又录入母亲的卡信息,最终导致他母亲的卡也被盗刷了。
“其实在被骗的后期,他的心理好像一个跌入大海的溺水者,唯一一块浮木是那骗子,所以在心理上对骗子抱有期待,希望他是真的客服。”邹红分析说。
在北京大学,反诈宣传随处可见。海淀公安分局 董国璋 摄
“入眼、入耳更要入脑”
每年的开学季,海淀公安分局都会联合各高校开展反诈宣传,给大学生们上开学第一课。
起初,几千人的大课上,反诈民警用ppt展示各种电信诈骗类型,讲述发生在校园里的真实案例。随着反诈宣传的精准化,他们开始想尽招数,比如在学生军训时“突然”出现,民警以接近脱口秀的方式站在学生们中间给他们讲发生在身边的案例。
今年3月,北京大学校园社团招新活动上,邹红出现在一个展台前,“您这是cosplay吗?这是什么社团?”学生们看见身着警服的她,驻足询问,也对她手里的宣传品产生兴趣,借此机会,邹红和同事们在聊天中就把反诈概念传递,并鼓励大学生们报名成为反诈志愿者。
北京大学保卫处副处长廖安介绍,除了上述一些举措外,学校会针对近期多发的诈骗类型,精细化制作有学校特色的宣传品,以图片、漫画、案例介绍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们进行宣传。从餐厅到宿舍,从教学楼到图书馆,学生们活动的每一个空间都有反诈宣传的印记。反诈宣传要常做常新,除了每两周更换一版全新的宣传海报,保卫处也探索着用话剧、短视频等更易被学生接受的反诈宣传形式,尽可能让学生们最大限度与反诈宣传产生碰撞。
廖安说,为了加强反诈效果,保卫处还将各班辅导员、班干部作为第一批宣传培训对象,让他们将反诈知识发到班级微信群,并在开班会时反复强调,以身边案例警示学生。
“我们在尽最大可能创造条件让反诈宣传入眼、入耳,但大家有没有入脑,这个目前来看并不好考量。” 廖安感觉,不论社会上还在学校里,反诈宣传的面已经够广,但最重要的是群众能真正做到不被骗。
谢欢在给被诈骗的学生们做完笔录后,他往往会问一个问题,“ 你们接受过反诈宣传吗?”所有学生的回答都是肯定的,“甚至有人清晰记得某年某月某日在什么地点,民警给他们专业讲过反诈课。或者在学校的某处,见过反诈展板。”有一次一名女生来报警时,手里拿着的笔袋上写着反诈知识。
因此,“宣传如何让学生们入脑”是摆在学校、警方面前的新问题。
海淀公安分局高校内保支队中队长赵斌介绍,今年海淀分局将举办首届“警学联盟·校园无诈”创意大赛,面向海淀区所有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征集优秀反诈题材作品。比赛分为海报设计和短视频创作两个组别,参赛者可以个人名义或组队形式参赛。
目前比赛已进入前期宣传阶段,征集到的学生作品经公安部门和高校联合初审后,将在各大互联网平台上进行社会展播。每组的前70名优秀作品再进一步接受专家评审。最终确定的获奖作品会在网上进行公示。短视频获奖作品将通过线上线下宣传矩阵展播,海报设计获奖作品将在全区推广。
赵斌说,组织比赛其实是为了调动学生们主动学习反诈知识、参与反诈宣传的积极性。参加比赛的学生必然会经过大量学习和思考。同时,警方也会给予同学们法律支持,确保作品的创作贴合实际。后期参与者还要给自己作品拉票,在同学中传播。“说到底,整个比赛就是一个反诈宣传的过程。”
谢欢在指导北京大学反诈志愿者进行电话劝阻拦截。受访者供图
强化身边人、身边事的反诈作用
不久前,邹红接到一条线索,北京某高校一名学生正在被诈骗,但是几次拨打学生电话,发现已被设置为呼叫转移。无法与学生本人通话,邹红紧急联系了学校保卫处,确定学生个人信息后,由学校老师和同学一起冲进他宿舍进行劝阻,当时,那名学生已经被骗子引导着正在做“网上笔录”。
类似这样接听时间长,或者已经有了转账行为的情况会被界定为受骗高风险线索,反诈中心、派出所民警、保卫部老师、学工辅导员会抓紧时间进行电话或者上门拦截。
也有的时候,受骗风险低的线索会被分派到事主所在学校,由学生劝阻员做工作。
“你好同学,这里是保卫部劝阻专线,接北京市反诈中心预警提醒,你可能正在遭遇电信网络诈骗……”在北京大学保卫处值班应急办公室“预警劝阻专席“的工位上,张贴着劝阻规范用语提示。
这部电话,就是北京大学校园反诈劝阻热线,42名反诈志愿者轮流值班,对接到诈骗电话的同学进行劝阻。
这42人都是自愿报名,并接受过反诈劝阻培训的大学生,以高年级本科生为主。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们拨打出近200通劝阻电话,其中有9个事主已经陷入骗局,在骗子发来的非法链接里填写了信息或者已经相信骗子的说辞准备转账。
廖安说,来自于学校内部的号码被接听率很高,并且很少出现学生对学生劝阻员不信任的情况。让学生志愿者参与到反诈中来,也有着其他类型反诈宣传达不到的效果。“最起码他(志愿者)本人不会轻易上当受骗,然后他再去影响身边人。”
这也是目前高校反诈宣传的整体思路。
邹红也接触过一些高校劝阻志愿者,他们对成功完成一次劝阻任务有很高的成就感,这件事会让他们带动同学、朋友宣传反诈、加入到劝阻员的队伍中来,“这也是我们建立第四级反诈中心的初衷,身边人影响身边人,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赵斌介绍,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反诈工作的积极性,海淀公安分局联合团市委、团区委等相关部门充分研究,正式组建了海淀高校反诈志愿者服务队组织体系,将学生投身校园反诈的热情和实践,转化为不同志愿服务时长的认定,让反诈更加融入校园,与学生更加紧密。
目前,海淀各大高校正在积极筹建本校的服务队,招募学生反诈志愿者参与多元的校园反诈工作,“海淀区所有高校在校学生共计45万余人,让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参与反诈,宣传反诈,或许要比我们民警走进校园里的效果更好。”
新京报记者 张静姝
编辑 刘倩 校对 贾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