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得发紫”说的可能是流量明星,也可能是大型医院周边的路况。
(资料图)
撰文 |王晓
近日,有市民吴先生向“北京新闻广播新闻热线”反映,协和医院东单院区的停车位涨价了,他向地下停车场的工作人员询问后得知,从2月1号开始,协和东单院区的地下停车费从每小时6元上涨到了12元。
“医学界智库”向“北京12345”留言求证,协和东单院区的停车场工作人员回电称,确有此事,涨价是为了解决医院的停车困难,调整后的价格已在市场监督管理局备案。该人员还表示,“涨价后院前确实没有以前那么堵了”。
北京市发改委收费处也对“问北京”表示,医院地下停车场的定价依据之一即是周边停车的紧张程度。
围绕“协和停车场收费涨价”的各项回应均指向了医院建设的老大难问题——堵不停,停车难。
十大最拥堵医院,
最长停车时长超过半小时
城中心大三甲医院的院前拥堵,是个全国性的问题。顶级三甲医院的主院区大部分位于城市的中心地带,且具有较长的使用年限,城区和医院早期建设中都没有规划出充足的停车位和分流诊区,加之城市私家车拥有量不断增加,停车难问题日渐突出。
2020年7月,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等机构发布的《2020第二季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首次列出了全国十大三甲医院拥堵榜,十个上榜医院有九个位于省会级城市。其中,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高峰期平均排队时间最长,达到36.1分钟。
图/《2020第二季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
据“津云”报道,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目前每天实际接诊量已突破万人次,能够为患者提供的车位却只有数百个,供求之间巨大的鸿沟,让医院停车位一位难求。
虽未登上前十榜单,但位于北京核心区、王府井大街上的北京协和东单院区,拥堵同样严重。“医学界智库”观察了不同时段协和医院院前的交通情况,从早上八点到下午五点,医院周边道路均有不同程度的拥堵,早高峰时段的院前甚至“红到发紫”。
只靠涨价就能解决医院交通拥堵?
各大医院还想了不少办法
江苏省肿瘤医院总会计师季花告诉“医学界智库”,市中心的大三甲医院的停车位基本上都是“僧多粥少”,调高收费是设置一定的门槛。
但对于医疗水平高、实力雄厚,专家集聚的省会级大三甲来说,患者总是追着专家跑,价格只能是调节车流、人流的一个小杠杆。
为了疏缓人流,有医院先是考虑把职工和患者的停车位分离开。季花介绍道,江苏省肿瘤医院就是把拆迁后没用的地暂时留给职工停车。“但开车的工作人员还是需要提早出门。”
而对于患者一端,江苏省肿瘤医院会提前告知就诊者医院周围停车场的信息,在医院大门口安排病人接驳转送车。
应对交通拥堵最直接的方式是增加停车位供给。例如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早在2017年就启用了四层立体停车楼,医院车位就此达到520个,比建成前增加了53%,
不过,医院停车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缓解医院老院区交通拥堵的问题,无法靠医院的一己之力,央视2套曾以《城市“体检”推动城市更新华西医院疏堵记》为题,报道过这个西部规模最大综合性医院的“疏堵记”。
图/CCTV-2节目官网
疏堵之前,华西医院同样面对老院区道路狭窄、停车位不足的问题,每日8万的平均就诊患者人数让华西医院高峰时拥堵指数甚至超越当地的商业中心——春熙路。
为此,成都市住建、交委、交管等部门建立了跨部门的协调机制。硬件建设方面投入了2.8亿元,在医院一公里外的四川大学华西校区操场下方修建了拥有1400个车位的地下停车场,同时修建了一条地下通道。就诊车辆无需进入医院周边路段,只要把车停在地下停车场后,乘坐接驳摆渡车穿过地下通道就可以来到医院附近,再步行300米即可到达医院门诊楼。
与此同时,成都交管部门还执行了多项举措,包括调整医院周边的道路设置,撤除占道停车位、调整公交站点位置、拆除医院围墙等等。
而在上海,除了现实停车空间的改造外,智慧停车场建设也在不断推进。据《文汇报》消息,“上海停车”App车位信息查询和停车缴费功能目前已覆盖所有收费道路停车场和公共停车场。“错峰共享”一键签约功能已上线264个项目,“停车预约”功能已在92家医院上线运行,基本实现市级医院全覆盖。同时,已建成54条智慧道路停车场,推进建设42个智慧公共停车场。
但空间的改造和信息技术的加持是否能从根本上解决停车位供需失衡的问题?以天津市为例,公开资料显示,截止2021年底,天津303家医疗机构中,为群众就诊提供的停车位是35116个,仅43家三级甲等医院日均接诊量就超过了50万人次,而这些医院仅有停车位2万个。
巨大的落差让各种疏堵手段比起当地就医的庞大人次量仍显得“隔靴搔痒”。
建设新院区,推进分级诊疗,
顶级三甲们向外疏解
天津社科院社会所研究员周建高在接受“津云”采访时表示,医院停车难表面上看是医疗机构停车位供给不足,更深层次则是医疗资源的布局不合理。
我国医疗资源的过分集中的痼疾由来已久,为了疏解省会级城市的庞大就医人流,有关分院区建设、分级诊疗的政策多管齐下。
以首都北京为例,自2014年提出“城区中心医院向外迁移”的规划后,北京顶级医院向郊区建新院区的建设潮正式开启。
九年的时间里,北京先后完成天坛医院整体迁建、同仁医院亦庄院区扩建、东直门医院东区扩建、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院区等;实现了北大医院城南院区、朝阳医院东院、友谊医院顺义院区等项目主体结构封顶。(延伸阅读《
九年疏解,北京医疗新格局初现
》)
由于郊区建设用地相对充足,新院区在规划之初就会充分考虑车位空间的安排问题。据“北京日报”报道,北京友谊医院通州院区二期项目地下共四层,主要为地下车库,将为医院增加机动车位629个,其中地上10个,地下619个。届时,北京友谊医院通州院区总机动车位数量将达到1245个,可有效缓解停车难问题。
着力增加供给的同时,需求端的拥堵也在同步疏解。为了消除百姓“医疗技术质量不均”的心理顾虑,医院在分院区建设时大多以“服务同质化”为准绳,甚至将医院的王牌科室整体迁徙。2018年入驻通州的北京友谊医院通州院区,建设之初就被定位为疑难危重疾病诊疗中心,总院将国内唯一可同时进行肝移植供受者微创手术的中心和肾移植专业也整体搬迁至通州,同时实行医务人员两院轮转,以此达到同质化效果。
“医学界智库”查询到,开诊以后,北京友谊医院通州院区日门诊量最高3700人次,专家号占比近40%,预约候诊时间精确到0.5个小时。
除此之外,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布局也为“医院疏堵”提供了政策条件。以河北省为例,自2019年10月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试点工作启动后,已有包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河北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崇礼院区等6个建设项目落地,而这些项目的输出医院,也正是医疗资源过分集聚的北京。
北京市疏整促专项办负责人还在近日表示,今年还将推进中心城区14个优质医疗卫生机构向外布局,从而让北京城整体的医疗资源布局更加合理。
而在国内另一超大城市上海,城市医联体的改革试点也正如火如荼进行。上海市卫健委最新印发的《2023年上海市卫生健康工作要点》提及,推动城市医联体改革试点,旨在让优质医疗资源“沉下去”,将基层医疗水平“提起来”,让老百姓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一些小病如果可以在基层卫生医疗机构解决,那么大医院的患者就会相对减少,从而在源头上减少大医院交通拥堵和停车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