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了《关于规范引导帐篷露营地发展的意见(试行)(征求意见稿)》(以简称《征求意见稿》),对以帐篷为主要休闲和住宿设施的露营活动进行规范。其中提出,帐篷露营地应不占用现状耕地、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等地,不破坏生态环境,避免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产生不利影响,“野景点”禁止露营。

帐篷露营地应远离森林防火区、防洪区


【资料图】

《征求意见稿》提出,帐篷露营地应选择在安全区域,远离森林防火区、防洪区、地质灾害易发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野生动物生息繁衍区,并严格遵守户外用火防火和环境卫生等有关规定。

具体要做到不占用现状耕地、不占用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及自然保护区缓冲区、不占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不改变土地现状用途、不固化现状地面、不破坏生态环境、不影响植被生长和野生动物繁殖、栖息,不建设固定设施。应建立定期轮换制度,避免过度踩踏植被,避免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产生不利影响。

露营地营业期间应每两小时组织防火巡查

《征求意见稿》提出,露营管理单位应制定并落实帐篷露营地消防安全制度、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严禁埋压、圈占、遮挡、挪用消火栓,确保消防车道畅通;遵守户外用火、防火规定,清理周边可燃物,全程有人看管、人走火熄;森林防火期内,严禁在森林防火区野外用火;谨慎使用大容量户外移动电源,按照操作规范安全使用电器设备;营业期间每两小时组织防火巡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设置消防安全提示、标语,游客入营后应明确告知用火、用电、用油、用气安全要求,并严防人员煤气中毒;建立志愿消防队等多种形式的消防组织,配齐配全消防器材,强化人员值守,定期组织人员进行有针对性消防演练。

大风、暴雪等蓝色预警发布时应关闭帐篷营地

露营管理单位应制定落实帐篷露营地防汛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建立分等级、分区域响应机制。根据全市分区强降雨和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等级,一旦辖区发布强降雨或地质灾害蓝色及以上预警信息,涉山涉水帐篷露营地应立即停止户外露营服务,关闭帐篷营地,停止接待游客,及时劝返入住游客或将已入住游客安全有序转移到安全避险场所,如有危险及时请求救援。

为应对极端天气,露营管理单位应制定落实帐篷露营地强降雨、大风、暴雪、强雷电、冰雹、寒潮、沙尘暴等多种类型极端天气应急预案,引导游客主动防范规避风险。一旦辖区内发布大风、暴雪等蓝色预警及以上预警信息时,帐篷露营地应立即停止户外露营服务,关闭帐篷营地,停止接待游客,及时劝返入住游客或将已入住游客安全有序转移到安全避险场所,如有危险及时请求救援。

此外,《征求意见稿》明确,露营管理单位不得出租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帐篷露营地(不得将帐篷露营地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单位或者个人)。

露营基地要实行限量预约制度

近年来,每到节假日等游客高峰,部分可以露营的区域人满为患。《征求意见稿》提出,露营基地要实行限量预约制度。露营管理单位应准确掌握帐篷露营地空间容量和环境容量,科学核定露营地最大承载营位量,建立完善预约系统,严格落实限量预约错峰措施,当入营数量临近或达到最大承载量时,应采取限流、分流措施,严防帐篷露营地超出承载能力。

帐篷露营地出入口应能对车辆和人员的出入进行控制和管理,进入景区林地的,要按照《森林防火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加强森林防火管理。帐篷露营地还应该在分岔路口、临崖临水、危险路段、帐篷露营地观景区域、易发生拥堵的路段等区域设置警示标识。在显要位置设置电子显示屏和紧急广播装置,对露营地内人数、游客流量、拥堵状况、安全提示预警、天气状况、特殊情况等相关信息进行及时发布。

此外,帐篷露营地要做到公共区域视频监控全覆盖,露营地出入口、安全检查区、人员和车辆集聚区、游览线路、道路叉口、临水临崖区等重点部位应设置视频监控装置。推动帐篷露营地上线平台导航。配备与帐篷露营地规模和类型相匹配的紧急救援场所和器材,设有定点联系医院。

“野景点”禁止露营

近年来,“野景点”、未开发的“景区”存在大量游客违规露营情况。对此,《征求意见稿》提出,属地乡镇政府要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强化对帐篷露营地的日常安全管理,对没有正式开发开放接待旅游者、缺乏安全保障的“野景点”和违规经营的私设“景点”开展帐篷露营活动,禁止区域内设置的帐篷露营地,以及不具备安全使用条件的帐篷露营地,要予以清理并加强巡查看守,杜绝市场主体和个人随意私设、违规开展帐篷露营。

《征求意见稿》还明确,提前研判假期、暑期、汛期、旅游高峰期游客出行情况,及时向民众发布帐篷露营地预约、最大承载量、周边交通拥堵指数、极端天气等预警信息、安全提示信息和服务信息,引导民众合法合规选择帐篷露营区域。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赵婷婷

编辑/高艳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