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故相推,日生不滞。在我们生活着的这个城市,这个无数人向往着的城市,北京,每时每分都在进行着变化与革新。
不久前,因房屋安全性已达D级,需尽快腾退加固,有着28年历史的三里屯酒吧街关停,于近期开始进行慢行系统建设。今后,“三里屯酒吧街”的IP仍将保留,市民可沿林荫步道从太古里散步至亮马河,街区将整体升级为时尚、整洁、品质化的林荫慢行街。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酒吧街腾退的消息传出后,街道边多了不少打卡留念的身影。酒吧街,这个贯穿于三里屯商圈数十年的记忆,作为北京酒吧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早已被珍藏在无数人的青春里,成为一种文化符号。
这不是三里屯酒吧街的第一次嬗变,这条连接太古里南北的酒吧一条街,在成为酒吧街之前,曾是汽配一条街,也是服装一条街,一度因为扰民、交通拥堵等各类投诉而成为市民口中的“小脏街”,在几年前启动“脏街”改造。几经演变,最终成为集中十几家酒吧,动静相宜的街区。
1月31日,不少北京市民专程前往打卡留念。
三里屯酒吧街的整治改造,是城市更新的缩影。只有不断与时俱进,迭代升级,洞察甚至创造市民的需求,城市的未来才会有更多可能性。
我们期待一个什么样的三里屯?
酒吧街改造背后,除了房屋结构加固、环境生态改良的需求,也面临传统商业街转型升级的现实课题。
我们期待的“酒吧街”不仅仅复制通用的商业模式,将“日经济”简单延伸和复制到夜间,我们期待的不是一条与其他商圈经营模式雷同的文化商业街,开着相似的店铺,卖着同样的东西。
“拆建修补”的物质变化不是我们推动城市更新的最终目的,市民所期待的城市更新,既包括物理空间的迭代,也包括文化空间的升级。
酒吧街还有更多可能性。
提升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文化赋能正在成为新的突破口。
城市是一群人的精神共同体,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血脉。酒吧街或许可以在“味觉经济”“视听经济”之外,体现北京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兼容并蓄的开放态度,形成让游客产生精神共鸣的“心灵经济”。
期待有一天重逢,曾经充斥在空气里招徕顾客的喊声隐匿,沿街的商铺窗户里是更多熙攘从容的身影,期待有一天再相遇,这条过去常被附近居民投诉“扰民”的街道可以有更丰富的文化创意类活动,向往慢生活的人们可以择一地,温柔安静地相融于夜晚。
当我们再说起“三里屯酒吧街”,对于在北京生活、怀揣梦想的人来说,让人们心醉神迷的不只有酒。种种声色犬马与灯红酒绿的喧嚣之外,更多丰富的生活消费场景等待我们去探索,更多文化生活类业态涌动着年轻化、潮流化和个性化的蓬勃力量。
当我们再说起“三里屯酒吧街”,这里情怀仍在,包容多元,整洁文明。对外国友人来说,这里仍是中国开放的标志之一,仍会成为他们爱上中国,留在北京的动因之一。
三里屯不缺酒,期待老街的新故事。
作者 | 杨泽英
图源 | 网络
审校 | 杨泽英
责编 | 张钰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