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集中隔离人员的“家”,“家”里有医生、护士、保洁人员、负责运送物资的工作人员等,“家”虽小,但所有“家庭成员”齐心协力,共同参与抗疫。在朝阳区,各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24小时坚守在抗疫一线,面对繁忙的工作,他们流过眼泪,但在隔离观察人员面前,他们永远都展现着最坚毅的笑容。

“最强医护团队”入驻集中隔离点

“我们被称为‘白衣天使’,我们不上谁上?”这是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护士长田洪燕说的一句话。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田洪燕和众多医护人员一样,义无反顾地奔赴抗疫一线。在北京本轮疫情中,田洪燕是一处集中隔离点红区的护理负责人,主要为入住人员测核酸、量体温、关注患者健康情况……田洪燕和同事们的工作繁忙而紧张。


(资料图)

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医护人员在集中隔离点工作。受访者供图

这次支援抗疫一线,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派出了“最强医护团队”,覆盖呼吸科、儿科、内科、外科、骨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可以说都是骨干医护人员。田洪燕说:“很多同事此前都在集中医学观察点工作过,非常有经验。”正因为如此,当团队抵达观察点后,便第一时间有条不紊地开始了工作。

“最强医护团队”的到来,也给集中隔离人员带去了“定心丸”,儿童、孕妇和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都是医护人员重点关注的人群。田洪燕回忆说,前几天,驻地有一位老年人在转运过程中突发癫痫,“我们的内科大夫发现后迅速‘冲’了过去,开展紧急救治,最终让老人转危为安。还有一次,有一位隔离人员血压突然升到180,并且疑似伴有脑梗风险,我们便第一时间给病人安排紧急转运。在隔离点,这种紧急情况难免会发生,我们就一个原则:保障观察人员的安全和健康,永远放在第一位。”

医护人员也是“兼职心理疏导师”

在集中隔离点,医护人员还是观察人员的“心理疏导师”。朝阳区三间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戴志国笑着告诉新京报记者,有一次,一位隔离人员及其家属打来一通电话,这一打就几乎横跨了一整夜。

“给我打电话的是一位20岁的大学生,他和奶奶一起集中隔离。因为身体原因,他本人需要转运。”戴志国回忆说,孩子特别孝顺,言语中能听出对奶奶的各种不放心,“我宽慰孩子,一定要放松一些,否则奶奶心里也不踏实,也不利于他自己的身体恢复。”这边儿戴志国刚刚放下这位大学生的电话,那边儿大学生的姑姑就打电话过来了,“孩子姑姑也不放心亲人,所以我又给他姑姑做工作。”经过连夜的电话沟通,大学生和他的亲人们终于把悬着的心放了下来,举着手机几乎打了一宿电话的戴志国这才发现,这一晚上几乎没怎么合眼。“这种辛苦不算什么,能够解开大家心里的疑虑,我特别高兴。”戴志国说。

这样的“心理热线”,戴志国和同事们接了不少,在这个临时的“小家”里,医护人员不仅仅关注着隔离人员的身体健康,也时刻关照着大家的心理情绪。

朝阳区六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在集中隔离点开展救治工作。受访者供图

有时,同一时间入住集中隔离点的人员较多,如何让大家快速入住、尽早休息也是保障团队面临的不小问题。朝阳区六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长助理靳微说:“为了尽快给大家办理好入住手续,接到入住人员名单后,医疗组和数据组的同事要提前研判信息,着重关注有慢性病和禁忌症的入住人员。”信息全部梳理完毕后,保障团队静待入住人员的到来,“正因为我们提前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大家在抵达隔离点后便能够快速进入房间,这样既能让大家休息好,也能避免交叉感染。”

朝阳区六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在集中隔离点忙碌。受访者供图

面对困难不言退缩

在隔离观察人员面前,医护人员展现的是最坚毅的信念,他们要用自己的精神力量带动大家共同抗疫。但是在隔离点的医护人员休息区里,不少人都默默地流过眼泪。

田洪燕说:“这次到隔离点支援的同事,很多人家里都有困难,但是听到医院的召集令,没人犹豫,第一时间就报了名。我有位同事,丈夫在外地支援,家里只剩小孩子和老人。每次和家里人视频,我同事都要流眼泪。”尽管这样,当面对隔离人员时,医护人员都会擦干眼泪,把最好的精神状态、最灿烂的笑容带给大家。

田洪燕是家里的主心骨,她离家到隔离点支援后,家里似乎也乱了套,最令她揪心的是孩子突发疾病。听到孩子生病的那一刻,田洪燕紧绷的神经顿时要崩溃了,她赶紧拜托医院留守的同事给家里送去药品。田洪燕听到了孩子平安的消息后,顷刻之间就流下了泪来。“我们不怕苦不怕累,我们都能挺住。但我们最怕接到家里的电话。”田洪燕说,面临困难时,同事们都没有退缩,“大家称呼我们为‘白衣天使’,这个关头我们更不能辜负这个称呼,在抗疫的关键时刻,我们一定会坚守在一线。”

新京报记者 吴婷婷

编辑 陈静 校对 杨许丽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