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3460字,阅读约需11分钟
【资料图】
关键词:燕园师韵
序 言
哲学,一门令无数人心向往之的学科。它直接叩问人类生活中根本而永恒的“元问题”,但只有在习得了严谨、艰深的学科规范与研究方式后,才能真正步入哲学的世界。
如果从1995年考入北大文科实验班算起,刘哲老师已经在哲学领域深耕了二十七年之久。在传统哲学领域的教学科研之外,他也将视野投向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引发的伦理和治理挑战,探索智能时代哲学理论的研究拓展。
今年,刘哲老师获得了第六届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奖。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哲学知识和哲学智慧的摆渡人,倾听他在专业研究和高等教育方面的心声。
(刘哲老师)
01
在探索中塑形哲学兴趣
“我的兴趣一直都是在追求和探索的过程中不断塑形的。”问及自己对当下研究方向的兴趣如何形成、可曾更易,刘哲如是回答。大一时,刘哲已经接触了文、史、哲等不同领域,在哲学方面也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等不同专业课程。其中,西方哲学所具备的鲜明的科学精神、严谨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规范、对诸多哲学根本问题的直接拷问,深深吸引了他。在本科阶段,跨学科的学习与哲学专业基础的培养,为他打下了成长的基础。
本科毕业后不久,刘哲得到了前往比利时鲁汶大学进行学习和深造的机会。在鲁汶大学与德国哈勒大学这样的哲学专业研究机构中,刘哲的文献阅读量和理解深度大大增加,并得到了与欧洲许多著名哲学教授交流、学习的机会,使他对所研究问题的含义、性质、理论的开阔性,以及理论发展的方向有了愈发清晰的认识;刘哲对哲学的兴趣,也在不断塑形中变成稳定的动力,激发着他继续探索。
他告诉大家,在谈论兴趣之前,应该先明确“兴趣”与“好奇”之间的差距:从对哲学问题的好奇,到形成稳定的兴趣,必须经过严格的专业规范训练。他也勉励大家:
“
当我们困惑的时候,甚至在研究过程中百思不得其解、没有任何推进的时候,用勇气和耐心支撑着走完这个过程,之后好奇才可能转为真正的兴趣,而真正的兴趣本身才会变得稳定。
”
02
跨学科的自我对话
在攻读硕士、博士学位阶段,刘哲对主体性问题展开了深入的学习与研究。正是在这段时期,他逐渐意识到,主体性问题“是近代以来整个现代世界的根基性问题”,涉及现代世界基本的政治秩序、社会结构以及个体生存结构。人工智能和智能机器人伦理,是在智能时代对主体性问题的拓展,也是刘哲近些年以来的研究方向之一。
2016年,围棋机器人AlphaGo打败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人工智能及其伦理挑战开始逐渐进入大众与官方视野,那一年常被人们称为“人工智能元年”。人工智能系统在专门领域超越人类能力已经不足为奇,为何这件事带来了如此广泛的震撼与困惑?
刘哲认为,人们朦胧地以为AlphaGo展示出某种比人类还强大的“主体性能力”——许多哲学问题在如今的智能时代,都需要重新思考。比如,人工智能具有和人的思考相类似的活动,但可以称它具有意识吗?智能机器人能够展示出好像正在自行决策判断的能力,但可以称它具有自主性(autonomy)吗?更何况人工智能伦理领域甚至颠覆了传统的基于人类行为的伦理框架,因此更需要在跨学科合作基础上探索其合法性的理论基石。由此,刘哲意识到,机器人伦理不仅是当今科技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哲学理论研究拓展和回应传统哲学问题深层含义的需要。
2017年,国家机器人标准化总体组邀请刘哲参与新一代机器人伦理标准研究。他接受了邀请,主持《中国机器人伦理标准化白皮书2018》项目,组织跨学科团队取得了丰厚成果,并随后出版了《中国机器人伦理标准化前瞻(2019)》。对他来说,这不仅是响应国家科技发展的重大战略要求,更是对传统哲学的有趣挑战,“研究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伦理对我来说就是这样一个双向过程,形成学科之间的对话和相互促进。”
03
新老课程的探索与改革
基于自己深耕的科研领域,刘哲开设了两门本科生课程:《哲学导论》与《人工智能、机器人与伦理》。
《哲学导论》作为哲学专业入门课程,具有悠久的历史,曾经由哲学系的不同老师授课;但刘哲发现,许多同学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阅读哲学文本时,仍不能摆脱中学语文教学以划分层次、概括大意为主的阅读模式,对哲学专业规范并没有更深入的理解。因此,2016年刘哲开设《哲学导论》课程时,便积极采用了“大班+小班”的教学模式。大班授课中,刘哲从同学们的日常困惑出发,通过抛出许多基本问题,引导大家在讨论过程中发现各自想法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引入若干哲学理论,使同学们在起初的困惑和哲学研究的问题之间形成一种有效的对话,从而清晰地感受和理解哲学专业的规范性。小班授课则给予同学们实践机会,结合难度适宜的哲学文本,通过经培训的助教引导同学展示其中的论证结构,并进行理解、拓展和反思。
《人工智能、机器人与伦理》则与《哲学导论》颇有不同:无论是它跨学科的独特性,还是课程蕴含的前瞻性和开放性,都意味着课程内容、涉及领域、理论与概念的不确定性,这无疑与传统课程有很大差异。既然如此,刘哲干脆将课程内容的开放性、探索性作为课程设计的核心,通过问题之间的引导和关联,组织起了这门跨院系的文理大交叉课程。
在课上,师生共同讨论许多人工智能的相关问题: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伦理的技术平台是什么?人工智能可以等同于人造智能吗?智能一定要基于意识吗?人工智能体具有道德身份吗?人类社会对伦理风险的感知机制是什么?……这些问题,并没有现成答案——在课程当中,任何同学都可能是答案的第一位提出者。另外,刘哲和教学团队还专门搭建了同教学内容匹配的实验室,同学们可以在人工智能学院的实验室中亲自体验和尝试设计智能系统,通过深层融入的方式,更直观地理解这门开放性课程。
无论是《哲学导论》还是《人工智能、机器人与伦理》,刘哲都倾注了大量心血,具有独到见解。他说,前者是要让刚进入哲学专业和对哲学感兴趣的同学能够首先感受哲学学科的专业特质,能够真正地激发出对哲学的真正兴趣;后者则通过跨学科大交叉的前瞻性课题探索,引起同学们对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伦理、对当今智能技术发展与治理体系面临挑战的关注。从课程效果来看,刘哲的实践无疑十分成功。
04
做一名“河间的摆渡人”
问及如何看待作为一名哲学教师的角色,刘哲告诉我们:
哲学教师应该是在同学追寻哲学知识与哲学智慧途中的摆渡人。
他认为,哲学与个体成长紧密相关,大学阶段更是如此。当个体第一次独立地寻求对世界、人生、价值规范、方向意义的理解,终归会遇到许多根本性的“元问题”——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怎么理解作为一个整体的世界?乃至,意义的意义是什么?对以上问题的困惑与追问,正是哲学兴趣产生的源头。
然而,当许多同学真正步入哲学课堂,接受专业训练时,会发现原先对哲学朦胧的设想,会被严格的概念分析、逻辑化的专业训练和细密的哲学论证所“击碎”,之前的问题不仅没能解决,反而出现了更多困惑。此时,大学教育对同学们学习过程的帮助和支撑便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专业课程、研究平台、学术讲座、科研课题等方式,辅助同学们继续前行。
哲学系孙兆程同学的学习科研经历,更加反映了哲学教育的意义。她在入学时便选修了《哲学导论》,被刘哲老师深入浅出的讲授方式所吸引,点燃了对哲学的兴趣;2019年,在刘哲的建议下,她决定尝试研究一项与人工智能伦理有关的课题。两年的研究过程中,面对想法的变化与对所做工作的质疑,刘哲都在启发思考与解答疑惑的同时给予她充分的鼓励。最终,她参与的团队论文荣获北京大学第29届挑战杯——五四青年科学奖竞赛一等奖。对孙兆程而言,这次经历不仅是一次“阅读当代主体理论文本的契机”,同时也让她明晰了“哲学理论是如何参与到对具体的技术问题的讨论中去的”。
“大学的哲学教育其实就是给大家提供开拓概念疆域和搭建理性对话的平台,”刘哲如是说。他希望更多同学能够勇敢、耐心地学习哲学专业的知识、思考与技能,从而帮助自己在日常生活与其他学科学习中理解更深层、更细致的问题,产生一定思考的结果,并从这份结果出发,追问更多的问题。
结 语
哲学绝非象牙塔中的皓首穷经,它不仅回应着许多社会具体问题,更是一门从根本意义上帮助我们不断塑造人类理性空间的学科。刘哲的专业研究与教育工作,无不身体力行地实践着这份信念。相信在未来的教学科研中,他定能继续激发更多人对哲学与人工智能伦理的兴趣,继续培养更多具有扎实专业素养的人才,继续做一名哲学的“摆渡人”。
来源| “北京大学教务部”公众号
受访人 | 刘哲老师、吴娱、孙兆程
采访、撰写 | 黎子承、齐洹呈
编辑 | 陈一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