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广陵区检察院近日提起公诉的一起招摇撞骗案中,曾在浙江横店打拼多年的被告人胡某“戏精上身”,通过网络将自己包装成了一位文化领域的“大领导”。一些剧组和影视公司信以为真,纷纷邀请他参加开机仪式,还邀请他前往地方考察投资。这一路上,胡某骗吃骗喝,“吃拿卡要”一样不少。

梦终会醒。胡某近日已因招摇撞骗罪获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注意到,冒充国家工作人员的行骗案件近年并不少见。行骗者往往通过精心策划取得被害人充分信任,随后开始一步步骗财骗色,直到被害者幡然醒悟。

本案中,胡某除了虚构自我介绍,为了取信于人,他还在某些门户网站虚构并发布了“省级政府”关于自己的“任命公告”,以及其主持“召开集团会议”的虚假文章。

行骗者是利用了被害者何等心理,一步步破防的?事实上,职务只是外壳,行骗者所冒充的内核是权力。有评论文章认为,一方面要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消除权力寻租的空间;另一方面,群众也要擦亮双眼,摒弃对特权的迷信,不搞旁门左道,冒充官员的行骗者们自然也就没了立足之地。

曾在横店打拼的“戏精”,花4800元炮制虚假百科词条

据扬州网报道,胡某曾是一名剧团演员,后来前往浙江横店打拼。由于经常被调侃“长得像领导”,胡某后来充分发挥了自己的“领导气质”。

他先是在网上联系了中介,花4800元请人帮忙制作了一条关于胡某的百科词条,还托人在不同的商业门户网站上发布了任命公告、集团会议等虚假信息。澎湃新闻注意到,

这些虚假信息目前依然能正常打开。

快懂百科有关胡某的词条,系虚假信息。

在胡某的快懂百科介绍中,作为“80后”的胡某现任“XX省人民政府行政处处长,XX省文化广电传媒集团党委书记、执行董事、董事长”,他还将自己包装成名校学历——XX戏剧学院本科毕业,XX大学人文社会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职研究生学历。该词条还显示胡某于2020年11月任“XX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

某网某地方频道上有关胡某任职的虚假信息。

某门户网站上,有一篇关于胡某作为主要领导主持召开所谓“XX省文化广电传媒集团”会议的文章。而在另一个门户网站的XX频道上,则有一份虚假的“关于XX省人民政府任命胡某为人民政府行政处处长的公告”,其个人介绍和所谓简历,和上述关于胡某的快懂百科词条一致。

这些词条介绍可谓漏洞百出。经澎湃新闻查证,现实中没有“XX省人民政府行政处”这一说法,也并没有所谓的“XX省文化广电传媒集团”,XX省文旅厅也并没有名为胡某的一级巡视员。相关起诉书显示,

胡某只是中专文化。

值得注意的是,

这些知名门户网站上的内容并不都是正规的新闻报道或官方发布,而是商业类信息。看来此类信息存在审核漏洞。

然而,还是有人被胡某的把戏蒙蔽。澎湃新闻从相关起诉书获悉,被害人何某某、杜某某均把胡某当成了大领导,邀请胡某为相关剧本、电影投资,胡某也以组建剧组、实地考察等为理由向被害人索要了上万元钱财和玉器。被害人文某某,一开始对胡某的领导身份也是深信不疑,曾购买咖啡100杯、香烟5条,让胡某在浙江横店影视城用于剧组探班。

据扬州网报道,胡某还曾向被害人夸下海口,“我会带着6000万元的资金还有大明星来投资你的电影,放心吧。”该被害人也曾怀疑过胡某的身份,

但在网上看到胡某之前的造假信息时,也就信了。

2021年5月,公安机关对胡某涉嫌招摇撞骗一案立案侦查。经审查后认定,2020年11月至2021年1月,犯罪嫌疑人胡某在网络发布虚假信息,并在社交软件虚构虚假身份。2021年2月至6月,胡某冒充上述官员身份,结识被害人并牟取非法利益。

今年3月17日扬州网报道称,扬州广陵区法院以招摇撞骗罪对胡某判处有期徒刑3年。

哪一类公务员总被冒充?总之离不开一个“钱”字

澎湃新闻检索中国检察网发现,近年来,冒充国家工作人员的行骗案例不在少数。犯罪嫌疑人往往不会冒充高级别官员,相反,

往往会“扮演成”普通的、却手握某种特定权力的基层领导干部。

比如,自行购买警服冒充人民警察“抓嫖”“抓黑车”,对被害人进行敲诈勒索,最终被绳之以法的;江西某县,被告人冒充县房管局工作人员,以自己手头有公租房、廉租房的指标并可以帮人申领公租房、廉租房为由,骗取他人钱财;黑龙江某基层检察院于2021年11月发布的一则起诉书显示,被告人冒充某检察院监督处副处长,虚构可以为被害人以低价格购买到法院拍卖的房产,骗取钱财。

还有,广东某基层检察院起诉书显示,被告人冒充当地环保局工作人员,和当地一家屡被居民投诉排放工业废气的公司老板取得联系,公司老板遂请其帮忙私下处理居民投诉,并转账1万元作为答谢。被告人答应后一个月,便在网上对该公司进行投诉,公司老板于是找被告人帮忙,被告人以需要打点为由再次索要2.5万元“茶水费”,后来被识破。

也有冒充更高级别官员的,

但正如上文所提到的胡某,此类冒充的职务往往不清晰甚至不存在。

贵州某检察院起诉书显示,2020年,贵州某公司老板经朋友介绍认识了自称“国家文旅部主任”的李某某(实为无业人员),请李某某帮助争取国家政策。随后,“国家文旅部李某某主任”带人前去“考察指导”,接受款待,后被识破。

而除了冒充官员进行“线下诈骗”,

冒充领导微信线上诈骗的案例如今更是屡见不鲜,

此类手法更为简易,甚至可以“批量操作”。

海南省某检察院2021年的一份起诉书显示,被告人在网上检索三亚市政府相关工作人员信息后,以三亚市委书记的名义联系了某工作人员,要求该工作人员为其支付酒店房费,被识破后迅速删除微信。此前,被告人就曾冒充黑龙江绥芬河市委书记,联系市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要求帮其支付出差房费未遂。

不难发现,

无论是线下还是线上,无论是冒充基层公职人员还是地方大员,最终都离不开一个“钱”字。

多地警方也曾发出提醒,

不要相信带有领导头像的微信就是领导本人,

对方会以各种原因要钱,要求转账汇款时尤其要提高警惕,核实对方身份,不能盲目转账,“不理不信不转账。”

冒充官员行骗如何不上当:擦亮双眼,摒弃特权迷信

冒充官员行骗并不是新鲜事,但为何总是有人上当?人民网理论频道2017年发布的一则评论文章指出,这些骗子的行骗手段其实并不高明,明眼人一看就能识破,可问题在于,受骗群众往往都陷入了走后门、拉关系等思想泥潭,使得他们不能及时地识别出骗子的“庐山真面目”。

评论指出,

对权力的迷信也是一个助推因素。

“在部分人看来,总认为官员手中有权,只要官员肯帮助自己,自己花点‘好处费’就能让官员越过规矩越过法律,实现自己的诉求,但实际的情况远非如此,尤其是在十八大中央强力正风反腐之后。”文章指出,制度的约束和监管大大压缩了权力任性的空间,但部分人对官员和权力的认识没有更新,依然存在“上头有人好办事”的认识误区。

文章表示,第一,群众要摒除走后门、拉关系、走捷径、贪便宜的思想;第二,群众的观念要与时俱进,不能迷信官员和权力,要把按规矩办事牢记在心;第三,群众要善于借助网络和政务信息等,核实可疑官员的身份。只有群众练就了防骗的“火眼金睛”,冒充官员行骗的骗子,才会无处遁形。

红网2018年发布的一篇文章也认为,有些人总想利用旁门左道升学办事,想跟领导“攀关系”,而这些被骗的人正是拜倒在了“权力”之下,盲目的相信使得骗局步步深入。不少人的潜意识里,“官”代表着权力,能够帮助其实现“发财梦”“升学梦”,自作聪明地以为抱上了“大树”,谁知却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同时,掌权者的权力过于集中也给权力寻租带来了空间。文章认为,长此以往,有关部门的公信力会下降,民众大都寄希望于“潜规则”办事,这就给骗子冒充官员行骗留下了足够的空间。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官员信息公开得不充分、不到位。很多时候,骗子正是利用了这些清晰度不够高的信息修饰自己的身份,编出一套套故事,把被骗者忽悠得雨里雾里却又无法核实。

如何破解冒充官员行骗的现象?文章认为,一方面要高高举起法律的利剑,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消除权力寻租的空间;另一方面,群众要擦亮双眼,摒弃对特权的迷信,不要想着走什么捷径,不搞旁门左道,冒充官员的“骗子”便也没有了立足之地。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