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品演员巩汉林评论中国足球 “年收入三百万、五百万甚至上千万了,球场上没有看到他们进球,完全给中国人丢脸”。很快,前国足队长冯潇霆在社交媒体与网友互动时暗讽巩汉林。接着巩汉林通过一段小视频回应,“我是不懂足球,但是我会看比分”。14日深夜,冯潇霆又发表长文表示:球员很心寒,中国足球不要键盘侠。随后,冯潇霆接受采访,表示“球员不是不能接受批评,但希望大家理智地、科学地批评”。(澎湃新闻)
按理来说,近年来中国男足屡战屡败,战绩不断刷新下限,人怂志气短,本当夹着尾巴做人,骂不还口打不还手才是。然而意想不到的是,还真有冯潇霆式的“勇士”拍案而起,是可忍孰不可忍,一波反杀输出,瞬间点燃全场。
近年来,国足(中国男足)深陷一种向下的负面螺旋之中,无可救药般自由落体。败绩与恶评相互叠加、彼此强化,国足俨然成了众矢之的。久而久之,被骂得多了,也便没了脾气、逆来顺受了。在球场上被对手全场碾压,在球场外被网友按在地上摩擦,可说是一些国足队员的常态了。此番,冯潇霆居然敢跳出来反击了,这着实很不寻常。在“批评国足”是政治正确,而“为国足辩护”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大环境下,冯潇霆此举堪称引火烧身,很是悲壮。
冯潇霆回击巩汉林,一顿冷嘲热讽的驳斥,其立论主张大致在于两点:其一,“巩汉林言论太业余,属于键盘侠”;其二,要科学地批评,要多鼓励和支持……客观说来,冯潇霆的这番“意见”,是不无道理的。巩汉林最初所谓“年入几百万没见进球”之说,确实是站不住脚。能不能进球,主要还是由场上位置决定的,要是踢中后卫,几年不进一球,那也是常事——当然,这一常识,在国足被全民追杀的山呼海啸中,似乎无足轻重、无关痛痒了?
鼓破众人捶,时至今日,凡是国足队员,连呼吸都是错的;凡是骂国足的,说什么都是对的。哀莫大于心死,最怕一片骂声中,心如死灰、死水无澜。就此而言,冯潇霆气不过“仗义执言”不失意义。之于此,可以说是“打嘴仗”,但又何尝不是“心有不甘”的足球人关于尊严与体面的最后呐喊呢?的确,有一些尊重,是靠成绩赢得的。而还有一些“尊重”,则是底线的、起码的。舆论喊打喊杀、极尽凌辱,球员破罐破摔、唯唯诺诺,这对于职业足球,并不是一件好事。
理越辨越明,就算是男足队员,也有说话自辩的权利。冯潇霆所言“不是不能批评,但请科学地批评”。什么是“科学地批评”?无非是就事论事,无非是基于足球规律、理性预期,基于健康观赛文化所形成的公允评价,这或许并非是非分之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