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教育部网站2月25日消息,针对寒假前社会反映强烈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恶意涨价、超时段收费等突出问题,全国各地按照教育部、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等三部门统一部署,迅速行动、集中整治、立行立改,利用寒假前后一段时间基本完成了非学科类培训收费专项排查整治工作。截至2月15日,各地共排查非学科类培训机构18.48万个次,发现恶意涨价机构52个,相关违规问题已经整改,对相关机构进行了严肃处理。(中新社)

“双减”雷霆落地,学科类校外培训极大收缩。与此同时,各种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则乘势做大,迅速抢着前者留下的真空地带。一时之间,市场深度洗牌,相应的整个供需关系、定价逻辑,也发生着巨变。过度衔接期,不可避免会有所谓转型的阵痛。在这其中,某些企业坐地起价、浑水摸鱼,赚快钱、赚大钱之心蠢蠢欲动。其涨价之凌厉、吃相之难看,简直叫人瞠目结舌。

市场经济,经营自主定价自由,“涨价”原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最近一个阶段,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涨价,被广泛质疑是“恶意涨价”,也是自由来由的。首先,此类涨价从结果上看,几乎是“跳涨”“飙涨”,有牟取暴利之嫌;其次,从涨价的实现手段看,多有捏造、夸大特定信息,扭曲预期、误导消费决策的情形。

从最近一段时间反馈的情况看,很多非学科类教培机构的营销策略惊人一致,比如说夸大体育、美育进中考的影响,夸张化相关考试的难度和竞争烈度,并兜售一种“不报班必吃亏”,“报班一位难求”的焦虑情绪。很多家长听之信之,仓促“恐慌性报班”者不在少数……基于谎言、恐吓以及煽动性表述所支撑的“涨价”,自然是“恶意涨价”,是不可接受的,是必须整治的。

事实上,长期以来非学科类校外培训一直规模相对有限,供给侧整体基本保持稳定。只不过,由于近一年的“双减”快速推进,才迅速推高了全社会对于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需求。需求暴增,而新的“供应商”还没有到位,于是导致如今的非学科类校外教培变成了强势的卖方市场。几乎就是一口价,一天一个价。短期来看,自然是要持续强化对相关的行政监管,及时查处价格违法行为。而从长远计,还是要有序引导社会资本入场,通过更多市场整体来增加供给、满足需求。在达致新的供求平衡之后,定价公平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