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北京冬奥会开幕在即,首都体育馆群进入了最后阶段的赛前筹备。近日,央视《人在冬奥年》报道了这样一个默默无闻的群体,负责首都体育馆群清洁与废弃物处理工作的“清废”人员,他们每天熟练地穿好防护装备,有条不紊地投入清洁任务中。

保障国际赛场的卫生安全是整个比赛阶段不可或缺的一环,尤其是在疫情防控高标准、严要求的背景下,保洁工作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对于首都体育馆群的“清废”人员来说,他们用脚步丈量着赛场的每一寸土地,用双手打造出安全整洁的赛场环境。

“清废”人是“绿色办奥”理念的践行者。从“扫、擦、收”三步清洁服务标准,到加大垃圾源头减量,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具体目标,以及垃圾严格分类管理,对可回收废弃物的收集、再生材料制成的回收桶的循环利用,每一步都是对“简约、安全、精彩”办奥目标的落实。

“清废”人的背影是敬业精神和专业意识的鲜明注脚。这支由近二百人组成的“清废”队伍每晚都要在所有人员离开、消杀工作完成后进入体育场内,进行四到五个小时的常规保洁,凌晨下班、24小时备勤是他们的工作常态。良好的体质和心态是工作的首要前提,勤劳肯干和细心负责的态度则是工作的必备素质。从角落的清扫到桌底的擦拭,程序化的工作流程与高效的工作节奏下,每一次服务都是他们对“鞠躬尽瘁”工作品质的生动诠释。

事实上,这群无私奉献的“清废”人,也是无数个坚守岗位、脚踏实地、默默付出的中国人民的象征。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强调“共同参与、共同尽力、共同享有”,自然离不开全国人民的支持与奉献。无论是服务在一线的志愿者,还是宣讲冬奥知识的教师,又或是线上的火炬护跑手,每个人都怀着最朴素、最真诚的愿望,并用自己的方式迎接冬奥、祝福冬奥。

正如“清废”工作人员秦宇说的那样:“为运动员加油,看到国旗升起,我们的心愿也就完成了。”的确,这些“清废”人就像是冬奥上空不眠的星辰,默默闪烁着爱与关怀的光芒。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