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以来,“城市度假”“微旅游”等概念逐渐兴起。在各地倡导“就地过年”的背景下,不少人选择在本地的酒店度过新年。运动、做手工、赏山游水……各类玩法也让“酒店过年”不再单调。除了高端度假型酒店,各类特色民宿也是大家“就地过年”的一个重要选择。今年,更多人选择了“包个小院儿过大年”。(央视)
新形势,新办法,正在衍生出新的过年模式。对于很多人而言,为了减少不可控风险,此次春节假期纷纷减少了长途出行,转而选择“就地过年”“短途出游”。当然了,空间距离可以压缩,旅游体验不能将就。实际情况是,恰恰是由于选择了本地的酒店、民宿过年,反倒是更舍得花钱、更追求品质,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自我补偿。
在传统的旅行概念中,酒店就是一个住宿场所,是通往“景点”的必然中转据点。而时至今日,在新的旅行文化中,“酒店”已经在相当程度上成为了“旅行目的地”本身。由此,所谓“酒店游”的概念迅速走红。
有别于传统酒店只有单一的住宿、餐饮功能,现如今很多酒店本质上就是“商业综合体”“生活综合体”。衣食住行购,吃喝玩乐娱一站式解决。已然如此完美,或许真的没太多必要出去了。把一种无奈的选择,经营成一种独具魅力的选项,这是商业层面的巨大成功。
“酒店过年”格局拉满,“包个小院儿过年”俨然更进一步。老人孩子多代出行的家庭,今年很多都开始尝试就近在当地包下整栋民宿过年。这颇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