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汤加正经历“21世纪至今最剧烈”的火山喷发,大气物理专家、科普作者则忙着辟谣: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此番火山喷发会导致地球系统紊乱。

不过我认为一些人热衷于传播耸动的论断,未必是出于相信,更多是娇嗔。既然世界这么糟,那更有借口“躺平”了。

众多“火山”新闻里,最能引起我注意的是一则“寻人启事”。1月15日火山喷发、海啸袭来,在汤加工作的朱先生给远在广州的妻子发了一条语音,随后失联。妻子李女士对媒体讲起二人的经历:李女士是孤儿,朱先生小时候父母离异,十三岁就出门打工。婚后李女士跟随丈夫一起在汤加做生意,但为了全心照顾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又独自带着娃回国。这是怎样波折的命运故事?好在两天后,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官方微博表示已经联系上朱先生,为这个家庭揪心的人们总算松了一口气。

前几天,杭州日报刊出翻译家金晓宇的父亲金性勇的口述《我们的天才儿子》。金晓宇小时候遭遇意外,一只眼睛失明,后来又患上躁郁症,完全无法正常上学、工作。在父母的支持下,他自学了三门外语,因偶然机缘做了翻译,十年的时间里翻译出版十几本书,横跨文学、电影、哲学、音乐等多个领域。

文章刷屏了好几天,我身边好些朋友说,他们是流着泪读完的。

其实这篇文章属于比较“老派”的口述作品,讲求一定的文学性,但不刻意煽情。记录者的笔很克制,文章意外走红后,杭州日报表现得也很理性。在追踪报道中,编辑特意嘱咐读者不要过度打扰这对父子,“不妨把你们的爱藏得深一点,久一点,让这个悲伤而幸运的故事有一个最好的结局”。杭报同行的善良和妥帖,让人肃然起敬。

一篇无意煽情的文字,何以惹得满屏的泪眼婆娑?我想,文章作者叶全新的一句话可以给出很贴切的答案。她说,她写的不是一个故事,而是一个生命。

金晓宇在灰暗的人生底色中,找到了让自己大放光彩的舞台。这是一种颇具戏剧色彩的叙事,但和励志鸡汤、成功故事几乎丝毫不沾边。金晓宇自己透露,他做翻译的稿费千字不过五六十元,单靠翻译收入所得养活自己都很勉强。但翻译让一个与社会“常规”格格不入的人找到了生活的支点,用父亲的话说,新书出版就是儿子的“强心剂”。这让我想起电影《雄狮少年》的主角阿娟。舞狮不足以“改写”这个身体孱弱的留守少年的命运,舞狮大赛的高光时刻过后,阿娟还是搁下狮头、出门打工学习谋生计。但学舞狮的经历却点亮了这个卑微少年的生命,赋予他前行的勇气。

不是所有人都能真正体会金晓宇一家的艰辛,或者阿娟的孤独和无助,但大家很容易和他们共情。我们多数人都是“无名小卒”,很难有机会赢得世俗意义上的“功业”,却免不了挫折磨难。往往就是那么一点点“寄托”,让人得以救赎自我、活得踏实丰满。金晓宇一家让人看到了生命的韧性,这比出版十几本译作的价值要厚重得多。

我知道有一些声音委婉质疑《我们的天才儿子》类似“鸡汤”,主要原因是金晓宇的经历中充满“幸存者偏差”。若不是他出身知识分子家庭,又幸运地得到了母亲的南大校友提携帮助,或许他会和许许多多躁郁症患者一样,饱受污名和歧视,即便身有所长也难以被社会接纳。再一个,金家被公众关注是偶然事件,刷屏完全出人意料。

这些声音无非是在说,金晓宇之所以能走到今天,关键是运气好、又碰上了“贵人”。但其实,来自体制的善意一直都没有缺席。金家门对面有个监控摄像头,那是社区特地为这户家庭安装的;金晓宇母亲生前患病住院期间,社区也帮忙陪护;湖墅派出所的民警老张,虽然年纪比金晓宇小,却像大哥一样关心他,成了金晓宇最信任的人之一。

不过我更想说的是,能不能有更多“金晓宇”获得社会接纳,“好人”和“好制度”几乎同等重要。对于精神疾患家庭来说,制度安排自然是托底保障,但帮助“金晓宇”们融入社会这样复杂又细致的工作,终究要有理解与共情打底,终究有赖人的温度。金晓宇把自己比作偏轨的火车,而母亲生前不停把他“推”出家门、催促他去申请借书卡,是替他“扳动轨道”的人。其实,社区里的那些敬业又善良的人不也是“扳动轨道”的人么?

作家安东尼·伯吉斯说,翻译不仅仅是言辞之事,它让整个文化变得可以理解。我想,“天才儿子”这样的文章,某种程度上也起到了“翻译”的作用。它展示了一个“边缘人”丰盈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细节,让一个不受关注的角落被更多人感知到。而从它所收获的反响看得出,人心并不如一些悲观者想象的那般冷漠凉薄,关键是,倾听他人的愿望和耐心需要被唤醒。平凡个体的命运故事,能在人心之间架起桥梁,触动理解与体谅,这是它们最大的价值。

只有一个金晓宇被看见当然是令人遗憾的,但若人心底最柔软的部分被唤起,相信会有更多的“金晓宇”被看见、被善待。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