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漏洞说白了很好堵,只要你真的想对的话,基本上不用半个小时就对出来了。”1月19日播出的电视专题片《零容忍》第五集《永远在路上》披露了安徽省滁州市基层公职人员张雨杰贪污巨额公款案,正是因为看到了单位管理的极度缺失,张雨杰才敢一再铤而走险。
在近年查处的公职人员违纪违法案件中,财务人员是易发高发人群之一。他们虽然级别不高,但经手大额资金,如果自身又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影响,就容易抵挡不住诱惑,引发违纪违法行为。
这个时候,单位的管理责任就显得至关重要,如果监督制约到位,没有可乘之机,也能避免或减少问题的发生。但遗憾的是,在张雨杰案件中,单位的监督管理却层层失守。经调查,滁州市从市房产交易主管部门,到不动产登记中心、交易管理科,都失职失责。不论是科室会计,还是各级负有管理职责的人员,全无风险意识,麻痹大意,连基本的对账都没有认真做过。据办案人员介绍,“(滁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副主任甚至主动讲,我不审,而且要求交易管理科的科长,你也不要审了,他认为这种审核没有意义,自己就把规定给否定掉了。”调查认定,各级共19名党员领导干部、公职人员负有不同程度责任,都被追责问责,其中交易管理科科长、副科长更是已构成玩忽职守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监管缺失根本在于责任缺失。正如滁州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分析的那样,“暴露出来的相关人员失职、渎职的问题,确实令人触目惊心。如果有人给他拉一把,或者说有人发现过,‘哎,小张你今天填的这个小票是怎么回事儿?’哪怕给他提一个醒,但是很遗憾这些都没有出现。”正是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淡漠,“只签字不审核”,给了张雨杰可乘之机。
监管的盲区为何存在?关键看责任有没有落实,关键看领导干部有没有担当。责任落得实,监管才到位,责任认识上模糊不清,履职尽责时自然就会松松垮垮,甚至造成防线失守、一溃千里。各级党员干部必须增强责任意识,强化责任担当,扛起该扛的责任来,挑起该挑的担子来,认真用好权、履好职,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