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红了!竹都赤水的高粱地里,大片大片高过人头的高粱。成熟的高粱穗迎着秋风奏响“致富曲”。
高粱,性喜温暖,抗旱、耐涝。在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赤水市实施规模化种植高粱,撂荒地变身“聚宝盆”,好产业结出“致富果”。
(相关资料图)
赤水市长期镇共和村种植大户曾德群家晾晒的高粱
“撂荒土地”焕新机
红高粱热情似火,穗粒饱满,随风摇曳。村民们挥舞镰刀收割穗米,机械化脱粒。红红火火,正是长期镇红卫村村民安丛高等农户对日子的期盼。
虽是清早就开镰,但火辣辣的太阳仍“烤”得村民汗流浃背,大家干得热火朝天。
“很多年轻的村民外出务工,家里老人种不了多少地,慢慢地,地就撂荒了。”红卫村党支部书记张光海说。
赤水市长期镇红卫村村民安丛高背高粱
近年来,长期镇因地制宜,通过农户自种、村集体或大户流转种等各种形式,集中整治撂荒地为适合耕作的良田,让村民省心省力、丰产增收。
在土地上“做文章”,让撂荒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乡村焕发新活力。
赤水市长期镇红卫村村民乐享撂荒地里的高粱丰收喜悦
高粱地旁的晾晒场,机器轰鸣,“现在,我们逐步用机械代替人力,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与产能。撂荒地管护形成高粱规模化种植,好种、好收、好管。”张光海说。
据悉,长期镇高粱产业建立“企业+村集体+种植大户+农户”发展模式,党员干部带头示范,发动村民种植,订单保底价收购,随行就市,村民种着放心、管着舒心。去年,长期镇种植高粱面积5000余亩,1800余户群众户均增收2000余元。
在赤水经开区一酒企,工人进行酿酒工艺
目前,该市1.9万余亩高粱开镰收割,撂荒地变“收益田”,村集体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
“创新模式”添动力
赤水市探索“支部+公司+就业”模式,打造“村村抱团”发展模式,聚力引领村集体和群众实现抱团发展,共同破解产业发展中资金散、资源散、人心散、思想散的“四散”难题。
在赤水经开区一酒企的品鉴会,工作人员展示酱酒
又通过统一宣传、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保险、统一销售,专业合作社与市场主体合作实行“统购统销”,推动高粱种植产业规模化、机械化、优质化发展,有效实现1+1>2的叠加效应,实现村集体经济和群众致富双赢。
“去年没种高粱的地今年都种了,我们收割后再种再生高粱。”长期镇共和村种植大户曾德群算着经济账,每亩地的收入2000元左右,基础条件好,稳定增收,种地更有信心。
在赤水市长期镇共和村,村民晾晒的高粱
高粱种植的背后,稳定的合作模式让农户安心,保质的种植模式让农户充满信心,可观的效益让农户开心。
“订单农业”促振兴
打开赤水的地图,不难发现,绿水青山是赤水的底色。高粱产业成为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延伸出新的思路。
近年来,随着赤水酱香白酒黄金产区的“含金量”日益凸显,入驻贵州赤水经开区的白酒产业相关配套企业也越来越多。白酒企业对高粱需求量越来越大,特别对优质高粱收购大都采取“订单农业”。
在赤水市长期镇红卫村,村干部、党员志愿者和村民一起乐享高粱机械化脱粒
当地主动对接酿酒企业等终端市场,与酿酒企业达成合作,搭建“产销直通车”,走“订单农业”,实现村集体和群众利益的最大化,从根本上解决高粱销路问题。
同时,赤水采用高粱品种——红缨子,该品种出酒率高,产酒品质好,是主要酿造原料,深受酒企欢迎。“有政府托底收高粱,有多少就能收多少,不用担心卖不出去。”村民纷纷表示。
在赤水市长期镇红卫村,高粱穗脱粒中
赤水市全力保障高粱种得出、品质好、产量高、销售无忧,进一步提升产业附加值,形成高粱种植、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条。
高粱熟来红满天。金秋丰收的喜悦,酱酒藏在红彤彤的高粱地,高粱地“映红”一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致富路。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徐然
赤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浪
编辑 刘娟
二审 李劼
三审 田旻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