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舟飞船,到雄伟的超级大桥和漂亮的体育场馆,在一项项中国奇迹的背后,都有着贵州钢绳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钢绳)生产的钢丝绳的身影。

2022年12月4日20时,位于内蒙古的东风着陆场,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在太空执行任务长达183天的3位宇航员顺利返回地球。保证返回舱平稳着落的设备之一,就是安装在神舟飞船返回舱顶部的钢丝绳。

贵州钢绳工程师陆萍说,航天用的钢丝绳要求较高,飞船内部空间、飞船返回舱重量等都对钢丝绳的强度提出了极为严苛的要求。尽管压力很大,贵州钢绳的工程师们还是下定决心,要把这种钢丝绳研发出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密封钢丝。

成立于1966年的贵州钢绳是我国金属制品行业的龙头企业、全国冶金行业重点企业,也是钢绳生产领域的“单项冠军”企业。从“三线建设”时期一路走来,贵州钢绳一直专注于钢丝绳的研发。

贵州钢绳主导修订的《钢丝绳—要求》国际标准于2017年正式出版发行。该标准的成功修订,实现了我国钢丝绳行业和贵州省主导制修订国际标准零的突破,表明中国在钢丝绳制造技术上真正拥有了国际“话语权”。

坚定不移创新发展。贵州钢绳不断加强自主创新,加快结构转型升级,专注于线材制品基础理论研究和高、新、难产品研发生产,探索新材料、新工艺的创新运用,研发生产了一系列高端产品,其工艺制造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大型场所、重大工程建设奠定了“国产化”基础,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制造”向“智造”转变。贵州钢绳深耕线材制品主业,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在海洋工程、大跨径桥梁、空间结构、深地资源、航空航天等关键核心领域打破技术壁垒,实现重大技术突破,在补齐国家钢绳生产短板的同时,还解决了很多国内工程建设领域的“卡脖子”问题,推动制造业向“智造业”转变。

牂牁江大桥完成主缆索股架设。

牂牁江特大桥的主缆,长达1908米,每一根主缆内部包含199根六边形索股,每一根索股又由91根等长的圆形钢丝组成,因此一根主缆所需的钢丝总量就达到了18000多根,它们需要牵拉起重达25000多吨的桥面——这相当于五六千头成年亚洲象的体重总和。而为了制造出可以承载这一重量的主缆钢丝,工程师们对酸洗、拉拔、热处理等每一道生产工序都进行了改进,终于生产出了符合要求的桥梁主缆钢丝。可是当工程师们用这些钢丝制作六边形索股的时候,却发现做出的索股像制作失败的麻花一样扭曲,根本就无法用来制作桥梁主缆。

工人正在紧揽索股。

公司工程师胡邮邮介绍:“我们当时在制索的过程中,就发现这个索扭转得很厉害,然后我们想到了这个钢丝是不是有一点问题,于是我们将钢丝放了100米出来,测它的自旋转,结果发现它大概旋转了三到五圈的样子。”

“当时我们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经历了大概三四个周,通过不懈努力,最终找到了旋转的原因,解决了主缆问题。”

贵州钢绳生产的钢绳,正在更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成为擦亮“贵州制造”的“尖兵”,公司也成为贵州省先进装备的行业龙头企业,是钢丝绳单项冠军示范企业。

通讯员 杨涛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余昌旭

编辑 龙飘

二审 刘皓 吴一凡

三审 庞博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