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以“数字创新赋能 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2023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数字乡村发展”高端对话在贵阳举行。
(资料图片)
来自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及公益组织等各方代表汇聚一堂,共同探讨新时代数字乡村发展的目标、方法和路径,推动产学研用合作,引导社会各界持续关注数字乡村建设,形成多方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近年来,我们以国家数字乡村建设为抓手,着力推动传统农业向数字农业转变,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丘陵山地数字农业发展新路子。”在嘉宾对话环节,重庆市渝北区副区长马成全以“三化促三变,探索丘陵山地数智农业发展新路子”作为主题分享典型经验。
马成全分享的第一点经验是:土地“宜机化”改造,“老田坎”变“新农田”。“坚持一体设计、整体施工,将丘陵山地常见的‘鸡窝地’‘巴掌田’‘馒头山’等零碎地块整合改造为高标准改造,耕地面积增加8%。”他说,经过高标准改造,因地制宜实施土地零改整、坡改缓、瘦改肥,可以实现大中型农业机械直接下田耕作、播种、管护、收获。
他介绍,渝北区通过高效率整治,三年时间完成宜机化整治8.7万亩,数量和质量均居全国前列,获批中国“三农”十大创新榜样。建成全国首批、重庆首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建成重庆首个智慧种苗工厂、最大规模组培中心等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30个,实现年产值156亿元。
他分享的第二点经验是:农机“智慧化”应用,“老黄牛”变“新农具”。“坚持产学研用一体发展,开展智慧农机示范和作业模式创新,实现农机智慧化全程高效。”他介绍,通过科研院所的科技支撑,渝北区引进培育院士、专家团队4个,培育科技研发和创新平台机构173家,智慧农机应用获国家授权专利25项。开发全国首个丘陵山地3D智慧对靶喷药机器人,农药用量减少50%,效率提高10倍以上。
通过科技赋能,渝北区在三维数字地图上搭建智慧农机5G应用场景,实现农机作业的互联互通、自主规划、统一调度,劳动生产率提升80%。
分享的第三点经验是:场景“数智化”示范,“老把式”变“新农人”。坚持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在渝北区大盛镇青龙村建成全国首个丘陵山地数字化无人果园,布设智能数据采集设备180台套,通过天空地多元协同,实现生长环境全时空智能感知。
构建丘陵山地果树长势监测模型,制定植株个体隔年结果控制方案和水肥管理措施,节约用水60%,亩均节约化肥15公斤,可做到全过程精准预测。搭建地块级三维数字地图,对果树长势进行AI分析诊断,实现阶段化、专业化、精准化智能管护,过程管护费用降低50%,亩均增收1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建设丘陵山地智慧农业这一主题,聚力发展‘一区四带’和‘三业’齐平,持续推进数字资源开放共享、农业科技创新供给与应用、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三个重点,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开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在最后,马成全如是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绍波
编辑 何涛
二审 杨韬
三审 刘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