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春雨如丝。
行走在湄潭的田野间,春风和煦,春花烂漫,春意盎然。
正在劳作的村民三五成群,脸上荡漾着幸福的笑容。
【资料图】
新一轮降温来临,湄潭县农业农村局组织农技干部来到天城镇星联村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基地,为基地标准化种植“把脉问诊”。
“这块地的行距看上去不够嘞,两行玉米三行大豆的种植标准难以实现,你们怎么考虑的。”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郑淦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这个地块比较小,村民计划只种两行大豆,对于整体的收成应该影响不大。”天城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罗安映说。
“还是得严格按照种植标准执行。”
“我们明天就落实到位,一定严格实施规范种植!”
…………
星联村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基地一角
围绕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湄潭逐步夯实农业生产体系,通过实施良种、良法、良机等“多轮驱动”,田野间不断激荡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目前,湄潭已完成夏粮种植面积17.55万亩,落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县级基地7个;储备水稻种子55吨、玉米种子249吨、化肥1.55万吨、农药55.67吨、农膜195吨,春播物资备量充足;开展农技人员创新创业、“揭榜挂帅”和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行动,一季度完成培训高素质农民167人,开展技术指导8000人次……
正值春耕春管关键期,湄潭计划早安排、技术早指导、物资早备足,农机早下田,广袤乡村奏响“春之曲”。
良种打牢丰收基础
4月6日,在位于永兴镇界溪村的稻油轮作示范基地,仍有油菜花开。金色的油菜花,与绿色的青山,青瓦白墙的黔北民居,交相辉映构成一幅清新的乡村美景图。
油菜地边,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王勇捏起枝条仔细查看油菜籽的饱满度,“这块地里的油菜长势不错,结籽率高颗粒饱满,看来又会迎来一个丰收年。”
界溪村的“稻油轮作”示范基地里油菜地
高产的要诀是良种。
这个稻油轮作示范基地,核心示范区有1600亩,辐射带动5000亩,目前进行着8个科技示范实验课题,种植有21个优良品种。王勇说,所有实验的品种都经过了严格的筛选,待测产验收后会挑选出最适宜在当地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优势良种。
良种培育的好处显而易见。当前,经过了大半年的示范种植,稻油轮作基地实现了大粒香、玉珍香等特色优质稻平均亩产500公斤以上,宜香优2115、泰优808等优质稻平均亩产600公斤以上;油菜平均亩产150公斤以上。
在近期印发的湄潭县2023年推进农业现代化重点任务清单中,实施现代种业振兴行动成为重要任务,围绕粮油、特色经作、畜牧渔业,培育优良品种、建设制种基地、推广良种壮苗,推动种子种苗种禽种畜“四种工程”全面提升。推动高产优质良种,水稻、玉米、油菜、高粱、辣椒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97%、97%、97%、100%和96%。
良法赋能稳产增产
“做好药剂拌种很重要,可以预防病虫害和提高作物产量,我给大家演示一下……”在湄潭县两路口米业有限责任公司种植基地培训现场,县农业农村局农技人员正给50余名镇(街)农技人员和种粮大户详细讲解水稻、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药剂拌种、“2+3”模式的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等农业技术。
理论讲解+现场教学的讲解方式得到大家点赞。“培训很生动,通过防治病虫害等一系列的技术指导学习,对公司接下来的种植很有帮助。”两路口米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王林说,在良法技术的支撑下,今年公司600余亩水稻有望实现高产。
从田间管理,到配方施肥、科学种植,在湄潭农村,良法的广泛推广应用让农作物产量提高了不少。
湄潭县农业农村局农技干部送技术到田间地头。杨丽丽 摄
在界溪村稻油轮作示范基地边,王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通过实施绿色高产高效技术种植,稻油两季作物平均单产较非项目区提高5%以上,带动全县稻油作物平均单产较上年提升2%以上;配套绿色高产高效生产技术到位率100%,促进化学肥料和农药减量增效;耕地质量和耕地地力等级也有所提升。
这些年,湄潭守牢粮食安全生产底线,积极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推行“稻+油菜”轮作,引导、鼓励农民因地制宜在水稻收割后接茬种植优质油菜,去年完成优质稻(油菜)示范种植面积4万余亩,让冬闲田成为四季增收田,实现一年多季、一田多收目标。
良机提升生产水平
放盘、铺土、播种、覆土……在技术人员的演示下,水稻钵苗播种机完成播种工序只需要10余秒时间,大大提高了育秧的效率。日前,一场水稻钵苗育秧及机械化移栽技术培训在永兴镇桐梓园村马渡河组稻油轮作示范基地举行。
“水稻钵苗育秧技术相比于传统的育秧技术,具有立苗快、不漂秧、不伤苗、不伤根等特点,能有效增加产量,很受当地老百姓和种植大户的欢迎。”王勇说。
湄潭加快补齐水稻机具短板,不断探索毯苗、钵苗、大钵体毯苗等秧苗秧期综合管理技术和高速机械栽插关键技术试验示范,提升“耕、种、管、收”全程作业质量与作业效率,着力解决育秧、栽插等技术瓶颈。聚焦全县7个1000亩以上县级水稻示范基地,通过辐射带动,今年全县预计完成4万亩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任务,为提高水稻产量,提升机械化利用水平打下坚实基础。
今年,湄潭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实现56.1%以上,新建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域宜机化率达90%以上。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
穿行在春天的田野间,近处的簇簇新绿和远山的青翠欲滴,充满了生机和希望!
文/图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范朝权 刘义 胡晓梅
视频/湄潭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兴辉
编辑 李贝多
二审 张婷
三审 刘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