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经济日报》整版刊发《贵州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加快建设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强省》,聚焦近年来,贵州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推动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增效,持续优化经营组织方式,更好地发挥了农业在发展大局中“压舱石”作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贵州将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紧紧围绕“土特产”做文章,聚焦品种品质品牌,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加快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进一步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加快实现农业“接二连三”,加快建设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强省。具体报道如下:


【资料图】

春节前,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野钟乡野钟村村民徐先生收到刺梨销售款,拿着厚厚几沓钞票,他开怀笑言:“1万多斤刺梨鲜果卖了42000元,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贵州刺梨种植面积位居全国前列。短短几年,刺梨产业在贵州迅速发展,形成了以六盘水、安顺、黔南、毕节为代表的四大产业带。2022年,全省刺梨种植面积达210万亩,刺梨产业综合产值超过150亿元,连续4年增长率达35%以上,有力带动了山区群众就业增收致富。

农业强则国强,农业兴则国兴。近年来,贵州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推动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增效,持续优化经营组织方式,更好地发挥了农业在发展大局中“压舱石”作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贵州将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紧紧围绕“土特产”做文章,聚焦品种品质品牌,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加快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进一步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加快实现农业“接二连三”,加快建设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强省。

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和林下经济,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强化绿色导向,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做大做强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提高重要农产品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水平。以“贵州绿茶”品牌为引领,大力推进茶产业提质增效。大力发展优势大宗、特色珍稀食用菌,开展蔬菜产业发展提升行动。加强辣椒新优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广,持续推进辣椒加工提质增效,实现由辣椒大省向辣椒强省跨越。以蜂糖李、猕猴桃、蓝莓、百香果、威宁苹果等优势水果为突破口,加强推进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优先发展道地药材,深入实施油茶基地扩面提质,推动竹笋、花椒、皂角产业提质升级。稳定发展生猪、大力发展肉牛、优化发展生态家禽与肉羊、积极发展生态渔业。实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程,做优做强县域优势主导农业产业。推进林业资源开发利用,积极发展立体林业,调整优化林业结构,大力发展果树、花卉苗木、木本中药材、花椒、皂角、油茶、竹笋等特色林业,提高林地生产力,推进林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提升。深入实施农业绿色生产行动,加快推动农业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生态化。

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加快农业基础设施改造升级,提高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严守永久基本农田红线,落实“藏粮于技、藏粮于地”战略,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及特色农产品主产区建设,充分挖掘粮食增产潜力,着力提高粮食单产。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完善重要农产品价格调控机制,确保价格总体稳定和供给稳定安全。推进农业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加快补齐农田基础设施短板,持续提升耕地质量和产出水平。加快完善农业产业重点区域和重点基地路网,加强现代农业水利建设。加强农产品产地分拣包装、预冷储藏、初加工等配套设施建设。大力实施现代种业科技支撑行动,开展优良品种和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健全动物防疫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体系,建立贵州山地特色和优势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研究平台。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强农业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实施“贵州绿色农产品”整体品牌建设工程,集中打造一批全国知名的“贵”字号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着力构建农产品品牌体系。保障财政支农投入,强化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完善农业保险政策,增加保险品种,提高特色优势产业保险覆盖面。

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加强农产品现代销售流通体系建设,推动农业与文化、旅游、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全力推进农业“接二连三”。深入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培育引进一批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持续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实施农民合作社提质增效工程,强化农户与企业紧密利益联结机制,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合作社创建联合社。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建设农产品储藏、清洗、分拣、烘干、保鲜、包装产业链体系和现代冷链物流体系。加快建设省市县乡村五级现代农产品流通服务网络,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产地市场等升级改造,健全一二三级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完善农产品零售网点配置。统筹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积极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深化农产品产销对接,壮大流通型龙头企业、农村经纪人队伍、农村电商3个销售主力,构建农产品省外高效流通体系。大力发展创意农业、农村服务业、乡村建筑业、乡村共享经济等新产业。鼓励发展生产、生活、生态有机结合的功能复合型农业,推动“农业+文创”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农村民俗文创产品。(数据来源:贵州省委宣传部)

来源 经济日报

编辑 张良胜

二审 吴一凡

三审 田旻佳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