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联合国大会第六十八届会议决定宣布每年的3月3日为“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今年,是“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十周年,联合国宣传主题为“野生动植物保护伙伴关系”,中国宣传主题为“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共同推进物种保护”。在这个特别的日子,看贵州如何闪烁生态繁盛的耀眼光芒。

归来的老朋友和遇见的新朋友

“忠恒快看,又有人拍到一条鳗鲡在河里觅食的照片了!”


(资料图)

来人递上手机,中科院赤水河珍稀特有鱼类保护与水生生物多样性观测研究站科研助理吴忠恒看了照片后,开心地笑了。自从去年发现鳗鲡重现赤水河以来,陆续有沿岸居民兴冲冲跑来,与这位江汉大学生物专业的研究生分享好消息。

圆筒吻鮈。网络图片

2017年1月,原农业部发布《关于赤水河流域全面禁渔的通告》,明确在赤水河流域实施全面禁渔,禁止一切捕捞行为。禁渔实施以来,一些珍稀鱼儿的身影重现赤水河——20年未见的鳗鲡在赤水河复兴段被重新发现,圆筒吻鮈能够从赤水河下游上溯至中游,多个鲶鱼群体在赤水市境内频频现身……

让赤水河站科研人员更加惊喜的是,在赤水河中下游的多次调查发现,鳗鲡回来了,鲶鱼变多了,胭脂鱼资源恢复迹象明显。徐绍武说,“种种迹象表明,赤水河生态功能正焕发出新的活力!”

徐绍武介绍研究站珍稀、特有鱼类标本。

惊喜不止于此,去年7月,科研人员在赤水河复兴段调查监测到一尾圆筒吻鮈,这是首次在赤水市境内检测到圆筒吻鮈从赤水河下游四川省合江县上溯至赤水河中游赤水市。

去年8月,研究站还在赤水市与合江县交界段救助了一条20多斤的鲶鱼,如今正在研究站内进行亲本繁殖。

“鱼类恢复是需要过程的。鳗鲡和圆筒吻鮈都属于生存年龄短的,种群恢复会快一些,有些种群恢复慢的,就需要我们利用‘人工鱼巢’帮助改善赤水河鱼类产卵生态环境。”研究站科研人员徐绍武介绍,研究站已在赤水河赤水段建成2个共计6000平方米的人工鱼巢,预计年产卵6000万个、繁育鱼苗超5000万尾。

研究站科研人员周亭介绍,研究站2021年成立以来,共监测到赤水河流域包括长江鲟、胭脂鱼、岩原鲤等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在内共计110余种赤水河珍稀、特有鱼类。今后将通过“监测+繁育”等科技手段多管齐下,进一步优化赤水河鱼类种群结构和增强流域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

2022年,贵州省植物园科研团队发现并命名植物新物种“德江石蝴蝶”引发业界关注。随着这一新物种冲上热搜,背后的科研人员也引起了网友的好奇。

今年33岁的徐建,2018年硕士毕业后进入贵州省植物园工作,主要从事珍稀濒危、杜鹃花科、凤仙花科等植物资源调查、植物引种及植物保护等相关植物研究工作。他常年奔走于山林开展野外调查,潜心深耕贵州植物分类及植物资源调查。

徐建在野外调查。杨焱冰 摄

徐建告诉记者,近代以来,中国积贫积弱,许多国外植物猎人进入中国,掠夺种质资源,特别是在物种丰富的云、贵、川等西南采集了大量标本和引种,比如我们贵州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辐花苣苔,1905年被法国传教士埃斯基罗尔采走,1911被勒威利鉴定发表,该物种模式标本现存于法国爱丁堡皇家植物园。他和同事们努力地去发现新物种,就是希望能发现更多未知的中国新物种,并自己命名向全世界公布。

徐建说,野外调查的乐趣就在于发现,一方面是未知物种的发现,另一方面是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发现。不论是未知物种的发现,还是保护物种的发现,均有利于贵州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没人知道,静静生长在路旁、水边、峡谷里的一株小小的植物,究竟会蕴含多大的能量。”徐建说。

在调查过程中,徐建和同事们详细记录植物的生境、土壤、海拔、气候等相关数据,为实施保护提供有价值的科学依据和方案。

德江石蝴蝶。

新物种的发现,是野外调查价值的最大体现。在2016年德江自然保护区筹建过程中,徐建在当地发现了一种新的苦苣苔科植物。2022年,他以第一作者在国际植物分类学期刊《Phytotaxa》杂志发表论文,将这一苦苣苔科植物新物种命名为德江石蝴蝶。

这些年,徐建和同事们在野外调查发现的新物种有4种,分别是德江石蝴蝶、都匀石蝴蝶、盘州石蝴蝶和黔渝马铃苣苔。

忠诚的守护者力量强大

2月22日上午10点,推开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3楼会议室的门,室内LED大屏上正交替闪烁着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各个角度的实时画面。

“有什么数据可以佐证赤水桫椤保护的成绩?”

“从1992年划定为国家级保护区后,133平方公里的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桫椤数目逐年增加,从最初的40000余株增至如今的62000余株,是我国最为集中连片的桫椤保护区。”

谈及桫椤,该局综合科科长何琴琴如数家珍,仿佛一棵棵桫椤树就是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作为从事赤水桫椤保护工作24年的“守护者”,她经手的桫椤数量难以计数。

“桫椤生长,与赤水‘世界自然遗产’的丹霞地貌息息相关,丹霞地貌的酸性土壤和闷热山沟是桫椤生长的‘天然温室’,而赤水河谷荫蔽的地理条件也给桫椤提供了‘自然培养皿’。”育苗成功近十年来,何琴琴把研究重心从孢子培育转到桫椤生长习性研究上,桫椤孢子成活率也从最初的40%逐步提高到80%。

何琴琴在研究桫椤生长习性。

“近两年,我还把尝试培苗的场所从室外转到室内,持续跟进桫椤孢子实验室组培研究,希望研制出赤水桫椤专属的基因库。”何琴琴与桫椤的守护故事,未完待续。

白颈长尾雉、秃鹫、红腹锦鸡、白鹇……走进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各种野生动物正在这里安心“静养”。

“对于送来的没有受伤的动物,我们采取的是护理和喂养。而受伤的动物,我们按照检查、喂养、治疗、康复等步骤来开展工作。”救护中心负责人陈继军向记者介绍。

2004年,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成立。救护中心不仅承担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还是黔东南州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的唯一机构,为全州执法机构执法没收、群众反映受伤等情况的野生动物提供救治、暂养、康复场所,助其尽快回归大自然,更好地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物多样性。据统计,2017年至2022年,中心共收容救护野生动物655只(头),其中,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小灵猫、白颈长尾雉、海南鳽、秃鹫,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豹猫、毛冠鹿、白鹇、红腹锦鸡、鸳鸯、蛇雕、凤头鹰、褐耳鹰、普通鵟、灰林鸮、领鸺鹠、斑头鸺鹠、草鸮、画眉等。

在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生活着比大熊猫更稀有的“中国宝贝”,它被誉为“地球独生子”。它对生活环境十分挑剔,仅分布在梵净山保护区内。它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梵净山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黔金丝猴。

贵州省林科院院长冉景丞向记者介绍,黔金丝猴数量稀少,只生活于梵净山,且警惕性高,即便是专门从事黔金丝猴研究和观测保护的工作人员也难得与它谋面,这种灵长类动物始终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近年来,借助动物监控系统、无人机热成像镜头监测、红外相机、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研究人员得以对黔金丝猴进行系统研究,还通过采集它们的粪便来分析其身体病症、肠道微生物菌群、雌雄比例、成幼比例等。监测发现,野外黔金丝猴主要活动范围随着植被演替而发生变化,在生态移民搬迁后的马槽河一带活动频繁,栖息地食物种类充足,种群数量保持稳定。

午后的梵净山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内,工作人员杨伟刚靠近护栏,黔金丝猴们便主动去抓他的衣服,摸索荷包,寻找零食。“它们的食物以新鲜树叶为主,果蔬精料为辅。午休时间最爱吃的就是花生。”杨伟说话间,名叫“健健”“康康”的兄弟俩熟练地从他兜里抓出一把花生,一口一颗,还不忘剥壳。

另一边的猴舍内,生活着刚满一岁的“黔宝”和它的爸爸妈妈。“小黔宝出生后,猴王爸爸变得十分警惕,一旦靠近就会龇着牙发出‘嘶嘶’的警告信号,甚至扑向工作人员,隔着笼子都能感受到猴王捍卫家族的威严。”杨伟说。

“说起猴王爸爸,当时是在太平乡一处空地被劳作的村民发现的,同事赶到的时候,它身上有搏斗抓咬伤痕,伤势较重,我们判定它是一只打败后被驱赶的猴王。”杨伟告诉记者,在大家的悉心照料下,猴王爸爸很快恢复健康,并和另一只被救助的母猴喜结连理,在“新家园”内繁衍生息。今年,是猴王爸爸在救护中心生活的第10个年头,它依旧野性十足。救护中心也未采取过任何驯化措施,目的就是保持它与生俱来的野性,为以后的种群放归做准备。

始建于1990年的梵净山野生动物救护中心,主要功能就是保护、研究和救助以黔金丝猴为主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同时也承担着以研究黔金丝猴行为和繁育生态学为主的科研项目。成立以来,救护中心不仅救助了黔金丝猴、亚洲黑熊、红腹角雉、斑灵狸、貉等十余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还成功繁育了三代黔金丝猴幼猴。

相濡以沫的绿色家园

远在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刘广惠,不仅是黑颈鹤的朋友,还是它们的“金牌保姆”。

仲春二月,天边刚刚泛起鱼肚白,无须闹钟,52岁的刘广惠与笼罩在晨雾中的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起醒来。迅速洗漱完毕,穿上工作服,手拿望远镜,他准备和巡护员们一起开始例行巡护。刘广惠踩着楼梯登上玻璃观鸟台,举起望远镜,一片浅水滩涂出现在镜头中。

“那就是黑颈鹤!”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大队副大队长刘广惠告诉记者,黑颈鹤已经连续多年来到草海过冬。

也许是因为“熟悉”,当刘广惠走进草海湿地巡护时,生性机警的黑颈鹤,依旧在不远处悠闲觅食,并未立即飞走。当了34年的护鸟员,52岁的刘广惠早已对草海的生态环境以及越冬候鸟的生活习性了然于心。

救护中心工作人员和森林公安民警正在给救助的红腹锦鸡喂食。

“这段时间,我们重点工作就是动态了解候鸟种群的数量,观察他们的活动状况,希望能更好地帮助它们在草海顺利越冬。”巡护的时候,刘广惠还不时用手中的相机抓拍候鸟的日常生活。

“我们每天巡护草海除了防火巡查,查看是否有乱丢垃圾、排污、放牧、钓鱼等人为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外,更主要是对草海栖息的鸟类进行监测。”刘广惠说。

“所以,别只盯着黑颈鹤,在你看不见的地方,还藏着灰鹤、丹顶鹤、黄斑苇雉、黑翅长脚鹬和草鹭等各类国家珍稀保护鸟类。”放下望远镜,刘广惠告诉记者。

像刘广惠一样,为草海环境治理保驾护航的护鸟员共有100多名,他们分为7个中队,分时段分片区地对整个草海自然保护区进行巡护。随着近年来草海保护力度不断加大,草海里生物种类越来越丰富。

去年11月中旬首批黑颈鹤飞抵草海越冬。刘广惠说,目前,在草海越冬的黑颈鹤已达2000多只,加上灰鹤、斑头雁、白鹭、东方白鹳等,草海越冬候鸟总数接近10万只。已逐步实现“水清、山绿、人和、鸟欢”的目标。

如今,草海保护区面积从96平方公里恢复到了120平方公里。正因有了刘广惠这样的护鸟员保护,草海候鸟种类数已由2016年的220种增加到现在的246种,生物物种数由2016年的1954种增加到现在的2600种。

草海,只是贵州人与自然相濡以沫的一角。这片山水,因生灵而美,这片天地,因共生而大。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剑 张弘弢 王远柏 游正兰

编辑 钟齐

二审 贺韬

三审 赵宏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