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的山,总是和绿水相伴,贵州的水,总是和青山相依。你知道贵州有山有水,如今,你更应该走到大山深处,看那些藏在山里的智造大厂,变成贵州的全新风景。

5G赋能“智慧工厂”再升级


(相关资料图)

5G生产调度监控中心屏幕清晰呈现工厂实时数据、5G安全帽为员工智能分析厂区情况、巡检机器狗为厂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2月23日,走进福泉市贵州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瓮福集团),一股“科技感”扑面而来。

这里是瓮福集团与贵州电信联手打造的“智慧工厂”,依托千兆光纤网和工业PON、5G、数字孪生等技术,通过双千兆高速、稳定、低时延的网络将工业企业内的海量设备和装置接入,有效推动传统企业向“智”造迈进。

在监控中心员工们正通过大屏了解厂区环境、产线生产、物资进出等情况,各项数据不断更新,整个工厂尽在掌握。

针对磷化工行业面临着设备和系统繁多、区域面积广、风险性高,信息化程度不高等难题。贵州电信通过部署5G专网,为厂区设备实现了跨厂商、跨系统采集和汇聚数据,不仅降低现场人员的工作强度,使人员尽量远离风险区域,同时能够更加及时地获取生产数据,为现场装置的稳定运行提供有力保障。再结合数字化和智慧化的技术,有效提升了生产和管理效率,从而实现降本增效、强化安全生产。

“电信5G专网的投入使用,为我们在生产智能化上创造了更多可能。”翁福化工公司综合部网络员赵孝剑介绍,目前,工厂已实现生产能耗智能化管控,让企业的生产效率提升了25%、运营成本降低了22%、安全管理提升了70%。

在厂区一侧,5G机器狗开始了一天的巡逻任务,灵活的四肢,敏捷的动作,让它在狭小的空间也能进行检查工作。结合5G网络和后台AI能力,让机器狗实现高危特定区域的移动警示、实时监测、信息回传等,替代人工巡检,实现昼夜24小时,不间断的实时监控。

项目负责人表示,5G机器狗的加入解决了在有毒害介质环境人工巡检和人工作业的痛点,极大降低风险和安全隐患,将人员远离危险区域,实现了巡检无人化和远程作业。

“通过一系列智慧化建设,推动了厂区智能化水平和综合管理的质量,让我们的工厂在信息管理、应急响应、安全监督均得到了显著提升。”翁福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此项目着力打造为贵州首个智慧工厂案例,成为智慧磷化工的行业应用标杆,积极构建系统化的工业网络,努力实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瓮福5G智慧工厂通过智慧化的生产设备和管理手段,深化创新融合,汇聚区域技术、人才等资源,打造区域产业集群,推动西部地区科技创新,并在2022年6月荣获首届“光华杯”千兆光网应用创新大赛三等奖,2022年9月获得第五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智慧工业专题赛三等奖。

打造绿色发展新模式

“2021年8月签约落户、10月启动建设、2022年5月20日成功试生产……”认识位于六盘水的贵州新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从公司董事、副总裁李园园口中的这组数据开始的。

“速度就是我们的态度!”谈起公司仅用一年不到的时间就完成了从项目的引进、签约到项目的建设、投产,李园园的话语简单却充满感染力。

“我们的主要业务是,为能源电池正极材料的上下游产品生产和销售,同步进行锂矿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锂资源的综合回收和利用。”

为何选择快速地将一个新型能源项目落地在贵州山间?

李园园告诉记者,这背后离不开贵州这片土地给予的满满底气。

“贵州资源丰富,磷、锂、锰、煤等资源分布较多;对于新型产业的发展有巨大的优势。”李园园坦言,除了自然条件优势的吸引,当地优良营商环境和招商引资政策的加持,也让她充满信心。

“当地政府的关注力度、贵人服务以及在新能源产业方面的产业基金、专项奖励扶持等惠民政策,为我们的项目解决了很多实际困难,加快了项目的落地、推进和生产。”李园园说。

有了底气,贵州新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新型能源产业发展的路上快速成长,取得了一个个耀眼的成绩——

2022年全年实现磷酸铁锂产品产量3000余吨,实现产值4.5亿元;取得8.49平方公里的萤石锂矿的探矿权;带动当地群众300余人就业致富。

“这都是我们前行路上的最大动力!”谈及公司所取得的成绩,李园园并没有沉浸其间,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远的未来。

“今年,我们将继续抓紧完成项目一期10万的产线建设任务,利用资源保障项目的生产,利用取得的新技术,争取实现产品产量突破4万吨,建设电池级碳酸锂项目,实现碳酸锂的自给自足,为项目原材料供应、也为企业的持续高质量发展、成为行业龙头企业提供有力保障,打造绿色发展新模式。”李园园说。

航天“三高”产品走俏市场

2月16日一早的遵义,贵州航天新力科技有限公司机械制造部部长刘勇朝着生产车间匆匆走去,“我们正在赶制部件,时间紧、任务重,必须争分夺秒。”

进入生产车间,就看见这种外形神奇的部件。

“这是我们的‘明星’产品,经过技术人员不懈努力,突破了整体锻造成型、大型异形件加工等关键技术,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实现了国产化替代。市场需求旺盛,我们从正月初三就开始加班,每天3班倒24小时轮转,全力以赴抢进度,整个春节假期,部门累计完成重点任务25项,产品170余件。”刘勇说。

刘勇介绍的产品均属于第四代核电高温气冷堆项目,是名副其实的高附加值、高技术难度、高加工难度“三高”产品。

产品有需求,市场有前景。

“此类产品的核心技术之前被西方国家掌握,开始技术攻关时,企业面临种种难题。通过长达10年的跟踪积累、全力攻关、突破相关技术壁垒,去年终于成功试生产,实现国产化。”航天新力副总经理赵晓光感慨,捷报传出,订单接踵而至。今年开年以来,随着此类产品开始量产,企业发展也步上新台阶。

以技术保质量、以质量保进度、以进度保履约,航天新力打响核电高温气冷堆项目产品生产“第一炮”。

近年来,贵州航天新力通过加大技术创新,集结国内高端制造业优势力量,高质量完成产品的制造任务,开展了“ITER项目”磁体支撑产品、包层屏蔽模块、“人造太阳”第一壁核心部件、“华龙一号”示范工程主设备用中小锻件等大量研制工作,用“贵州制造”助力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展示了“贵州造”的水平与能力。截至目前,企业申报发明专利130余件,授权40件。

李国花 李翠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建 张恒新 屠琪 陈露

编辑 钟齐

二审 钟俊怡

三审 赵宏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