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湘中腹地的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是一方历史悠久的古地,也是一片被红色浸染的热土。“三两米,喷喷香,冇得菜,夹辣酱”的民谣代代流传,曾国藩故里赓续家风,蔡和森故居血脉绵延……双峰奋力写好“古色农业”“红色旅游”文章,推动县域发展。

“湘”当自觉自信自强——全国网络媒体湖南行之“市州和县域经济发展扫描”主题宣传活动期间,媒体记者、网络名人来到永丰镇、井字镇、荷叶镇等地,品尝辣椒、瞻仰故居、聆听党课,从舌尖、眼前到心间,全方位探寻双峰县域发展的多彩魅力。

古色+农业:一“酱”带动百家兴


(资料图)

万千湘人食一辣。辣椒,是湖南食谱和精神谱的一大代名词。细数辣椒的湖南历史,双峰有一席之地。

永丰辣酱是双峰县一道传统美食。《双峰县志》载:早在公元16世纪,永丰一带就有人开始晒制辣酱。以味鲜肉厚的灯笼辣椒为主要原料,首先,小麦蒸熟、发酵、磨制、加盐、调水,制成酱胚,再掺和碎辣椒,然后暴晒成酱。

400余年的历史,让新鲜酱色中透出浓浓古色。晒酱先祖的后人们,从古色古法中延伸出一条农业产业现代化的路径——如今的永丰辣酱,已细化、标准化到29道工序。

目前,湘和森辣酱厂以辣酱制品加工为核心,扩展到育种、种植、精深加工、食储、物流、销售、服务等一体化发展,辣椒制品分原味永丰辣椒酱、风味豆豉酱、正宗永丰豆豉以及湘中腊味四大系列。凭借优秀的表现,2022年,湘和森辣酱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

一“酱”带动百家兴。双峰县委、县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每年安排100万元产业发展专项基金,用于引导永丰辣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人才引进、产品研发、基地建设、重点企业集群发展和奖励申报省级以上名牌产品和驰名(著名)商标。

目前,双峰县建设无公害辣椒生产基地15个,辐射带动全县辣椒种植面积4.4万余亩,产值4亿元,扶植专业种植合作社(村)80多个,联接农户2.3万人,全县助农增收1亿元,永丰辣酱已成为双峰乡村振兴特色产业。

“我们的使命就是做好一缸酱,擦亮永丰辣酱品牌,代代传承下去。”张小燕说。

红色+旅游:血脉赓续促振兴

双峰县有个荷叶镇,荷叶镇走出历史名人曾国藩。“曾文正公治家,八代不衰竭。”

走进荷塘村,只见房屋错落有致,道路干净整洁,户户门前家训亮眼醒目。荷叶镇家教家风陈列馆展示传承家风家训的好处: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昭抡,东方第一女飞行员王灿芝,教育家曾宝荪……榜样的力量,无声而有力。

近年来,荷塘村栽种桃树180亩,在塘边和公路边种植荷花300亩,还进行国土整理、公路建设和饮水安装。家风育新风。荷塘村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镇)”“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20多项殊荣。

基于丰富的人文资源,荷叶镇坚持“讲好一个故事、做好四个融合、推进乡村振兴、打造特色小镇”的总体思路,紧扣乡村振兴战略,突出“家文化”,以好家风促党风政风带社会民风,开创基层治理新格局,积极打造“家风第一镇”,成为以曾国藩家教家风文化为典型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旅游目的地。

浓郁家风滋养一方民众,血色豪情则催醒了更广大的国人。双峰县井字镇杨球村是蔡和森、蔡畅故居所在地。故居、广场、雕像、陈列馆,共同构成了红色教育基地。

蔡和森纪念馆党组书记赵向阳说,自故居2017年完成修缮至今,接待游客达100万人次。修缮后,和森小镇“朋友圈”不断扩大,网红打卡点不断涌现。

近年来,井字镇深挖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做活红色文章,以蔡和森、蔡畅故居为引领,做优做大红色旅游。同时,提出“红色引领、绿色发展”理念,“通过龙头带动作用,把蔡和森、蔡畅故居这张IP做大做优做强,再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事业,增加百姓收入。”井字镇党委书记赵果成表示。

以井字镇为代表,乘着“红色旅游”“红色产业”融合发展的东风,双峰县聚灵气、汇人气,迎来县域经济发展的“春天”。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祖嘉

编辑吴一凡

二审李劼

三审田旻佳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