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作为贵州省级重大项目,贵阳大数据科创城在“四化”基金中的新型城镇化投资基金3.3亿元支持下,正紧锣密鼓加紧建设。建成后,这里将形成新的数字产业和人才集聚区,助力“强省会”行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支持实体经济,离不开金融活水浇灌。早在两个月前,贵州“四化”及生态环保基金已完成2022年度投资200亿元的任务。基金出资人代表、贵州金控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相比之前,2022年投资集中度更高、项目建设进度更快、产业强链延链补链效果更佳。
(资料图)
“十四五”开局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的重大决策部署,省财政厅创新财政出资方式,统筹安排设立新型工业化发展股权投资基金、新型城镇化投资基金、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基金、文化旅游产业投资基金及生态环保发展基金。同时,以“四化”基金为杠杆撬动金融与社会资本,对地方实体经济支持持续向市场化、专业化转变,有效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数据显示,“四化”基金两年400亿元投资,目前已带动银行贷款及社会资本投入1343.81亿元,预计最终可带动2146.34亿元,实现5倍以上放大。
“财政+金融”——向市场化转变
对于大部分通过“四化”基金申请的企业来说,以此换来金融机构更大支持,是企业未来一段时期能否快速发展、壮大的关键。
位于铜仁的贵州山茶产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已建成5.6万亩油茶种植基地,2022年进入产业链提档关键期,需要再追投2亿元。
“因为油茶种植管护周期长、前期投入高,2021年申请到的6000万元‘四化’基金成为企业发展的‘及时雨’。”贵州山茶公司副总经理周俊杰说,有了这笔资金的撬动,加上对茶油产业链前景的评估,建行2022年已为山茶公司授信1.5亿元。
贵州山茶产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周俊杰供图
作为政策引导性基金,“四化”基金发挥增信作用,增添金融机构对基金投资企业的信心,放低了融资门槛,简化了融资程序。
数据显示,2022年“四化”基金投资项目156个,带动银行贷款及社会资本投入475.52亿元,带动比1:2.38,预计最终可带动银行贷款及社会资本投入872.35亿元,实现1:4.36撬动。
“当前,二三线城市正经历经济快速发展和转型,设立政府投资引导基金不仅是政府创新财政性资金的分配方式,更是撬动重大项目建设、推动企业发展、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举措。”贵州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伍国勇说。
通过“四化”基金投放,贵州正充分发挥财政的引导、调控、撬动作用,逐渐形成财政有补助、金融有支持、社会有投入的“财政+金融”新格局。
“市场+政策”——向专业化转变
“财政性资金主要追求资金的引导性与安全性,社会资本则以追求盈利最大化为目的。”在伍国勇看来,只有找到“市场化趋势+政策性指向”的平衡点,投资才会真正进入经济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
贵州金控集团从市场角度入手,根据项目具体情况、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投资偏好,从推进一批项目竣工达产、盘活一批存量项目、投资一批招商引资项目三个方面着手,努力寻找这个平衡点。
贵州金控集团
着力推进一批项目竣工达产,形成新的有效投资。截至2022年前三季度,“四化”基金所投资项目已竣工投产66个,企业利润同期增长108.02%;企业税收同期增长7.06%;带动就业1.09万人。
采用新型城镇化基金投资3.3亿元支持贵阳大数据科创城项目,不仅盘活6.42亿元闲置资产,还进一步推进了贵州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数字产业配套设施的建设。
通过“产业+资本+项目”招商引资新模式,成功与深圳深商集团、中国农垦基金、中铁文旅、光大金控等社会资本开展合作。
投资额,是一个直观印证市场趋势与政策导向的共向性指标。目前,“四化”基金投资2亿元(含)以上的项目有68个,占总投资额的57.83%,投向了城市更新、新能源汽车及电池材料、基础材料、旅游业态升级和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2亿元以下项目258个,占总投资额的42.17%,投向了旅游业态升级、城市更新、食用菌、大数据电子信息等41个产业。
现在,贵州已初步建立起一支“四化”基金专业化团队,从项目申报、遴选、立项、尽调、投资等环节形成常态化、规范化、专业化运作架构。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向高质量转变
投资9亿元,推动贵州中伟兴阳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新建开阳项目8个月建成投产,跑出工业倍增加速度;安达科技获得投资后当年实现净利润2.1亿元,现已经超过6亿元,利润达到300%的大幅增长。
投“大”投“新”,服务发展大局。两年来,“四化”基金助力地方经济跑出加速度。工业聚焦十大工业,农业聚焦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城镇化聚焦城市更新,文旅聚焦重点景区提质升级等,“四化”基金加大对产业龙头、骨干企业和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帮助企业做大规模、做强实力。
深入实施工业倍增行动,投资新能源新材料、酱香型白酒和战略性能源三大“风口产业”占工业化基金规模的一半。深入推进“强省会”行动,投资贵阳及贵安项目18个。聚焦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投资六盘水初好刺梨等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项目98个。投资长征数字科技艺术馆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国首个以长征为主题的全域行浸式红色数字体验馆。
有限资源精准投放,推动资金向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集中,“四化”基金进一步优化了财政资源配置效率。根据受资企业数据显示,受资企业产能进一步扩大,产值(含经营收入)进一步增加。目前,5支基金受资企业总产值增长11.24%,带动就业人数合计19.69万人,就业数增长7.78%。
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发展机遇,“四化”基金资金“放大器”作用进一步凸显,对带动投资及经济增长、保障粮食安全、助力旅游产业化发展、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有效助力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方亚丽
编辑 杨羽
二审刘皓 徐微微
三审 闵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