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档案


(资料图)

刘宝静,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新闻出版传媒委员会委员,贵州省省管专家,贵州民族大学书法硕士研究生导师,贵州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贵州省文史研究馆特聘研究员,中天美术馆执行馆长。

>>>>>>>>>>

在接到记者节特别策划选题执行的邀请时,我充满期待。尤其了解到这是一次“后浪”访“前浪”的行动,作为曾经在贵州日报天眼新闻实习过的我,能有这一机会是十分幸运的。

得知采访对象是刘宝静老师后,思绪把我们拉回到一年前,在贵州电视台栏目“共亮·城市会客厅”——彭芳蓉学姐新书《新黔边行》的推介会上,我们有幸与刘老师见过一面。或许是因为见过,所以接到任务时有种莫名的亲切感。

采访这天,我们到达了约定的地点——中天美术馆,这是刘宝静老师退休之后“游于艺”的地方。进入刘宝静老师的工作室,一股墨香扑面而来,墙面挂满了琳琅满目的书画作品,一张占据办公室三分之一面积的画案上,堆满了平日里的练习之作。

采访过程中,刘老师语速平缓,娓娓道来中有着深刻的力量。采访的过程亦是学习的过程,作为新闻界的前辈,刘老师不管在什么岗位都认真踏实,努力将事情做到最好。无论是省委宣传部的采编工作、息烽集中营的修复工作,还是贵阳电视台的媒体工作,刘老师都是认认真真地干事。当他谈到对年轻新闻工作者的建议时,他强调,年轻人不仅要树立新闻理想,也要脚踏实地付诸行动,告诫我们不仅要做“梦想家”,也要做“实干家”。面对快节奏的现代生活,许多年轻人都习惯用“卷不动”“躺平”来形容自己的生活状态,大多数人都是为了生活而“打工”,但刘老师说:“失去新闻理想的记者只能算是靠挣‘工分’吃饭的‘新闻民工’”,他寄语年轻新闻人要胸怀理想,以自己的汗水和智慧,抒写新时代的华章。

初入职场

——新闻路上的三度尴尬

四年的当兵生涯结束,刘宝静从昆明回来之后,就进入贵阳市地质局下属的印刷厂工作。因为对文科知识特别感兴趣,刘宝静对社会问题尤其关注,慢慢开始写一些“豆腐干”类的小块面消息,在《贵州日报》《贵阳晚报》上时有零星发表。一直以来,刘宝静对新闻工作都非常感兴趣,他也认为自己更适合新闻工作。于是在高考潮的影响下,刘宝静边上班边复习,终于成为了广播电视大学的第一届文科生。

大约在1984年,《贵州工人报》复刊面向社会招聘,因为刘宝静写的消息、文艺作品陆续在报刊上发表,报社领导对刘宝静十分满意。意外的是,当省总工会组织部对刘宝静考察时,却认为他更适合做组织工作,欲将他留在组织部工作。但这并非刘宝静的本意。组织部长便让他先干半年适应一下,如果不行,再去报社。但因为刘宝静在岗位上的认真和努力,半年之后,领导并未提及他去报社的事情。刘宝静面临着职业路上的第一度尴尬。

此时恰逢《贵州日报》公开招聘采编人员,凭着对新闻工作的执着,刘宝静又报考了《贵州日报》并被成功录取。欣喜之余,又一件尴尬的事情发生了。刘宝静报考的是文字采编,但《贵州日报》认为他各方面条件都不错,既是党员,又能写东西,希望他到贵州日报社人事处工作。当时刘宝静心里面也在打鼓,他的愿望还是和之前一样,希望从事新闻工作。正巧,这时省委宣传部从贵州日报社招聘来的编辑记者中遴选3至5人到宣传部《党的生活》从事采编工作,其中就有刘宝静。于是他毅然接受了宣传部的调用。此时的他还不知道,他竟要面对第三次尴尬之事。

刘宝静在个人简历的兴趣特长一栏写的是摄影、绘画、书法,领导看见之后,说:“你有这些特长,那你很适合做摄影记者和美术编辑嘛。”刘宝静一听,这也不是编辑记者的工作啊!他内心有些抗拒,但转念一想,虽然不是文字采编,但美术编辑也是编辑,既来之则安之吧。

刘宝静开展摄影工作

当时省委的机关刊物名是《党的生活》,也就是今天《当代贵州》的前身之一。刘宝静刚到宣传部工作时,《党的生活》属于综合版,他负责该版面的美术编辑及摄影工作。即便如此,刘宝静的内心依然渴望从事文字采编工作,于是他就主动参与采访及编辑工作,甚至还在杂志封底开设《艺术欣赏》专栏,亲手撰写文章。功夫不负有心人,刘宝静坚持不懈的努力让领导发现了他的文笔优势,正式让他从事部分文字采编工作。1990年前后,《党的生活》分为城市版和农村版,领导安排刘宝静兼任摄影和美编的同时,也参与农村版的文字采编工作。在组织的关心和重视之下,刘宝静从一名摄影记者、美工,到编辑部主任,后来又成为杂志社副主编、副社长。

刘宝静(右三)作为摄影记者的工作照

刘宝静对文字的热爱是一以贯之的。1997年,刘宝静挂职息烽县委副书记,这里有一件他回想起来十分骄傲的事——参与修复息烽集中营。他主要从事集中营内部文化建设,包括核心区的“反动标语”“国民党党训”等内容。刘宝静按照历史文化资料,尽可能全面真实地复原历史。息烽县挂职结束,刘宝静就被贵阳市委调到了贵阳市文化局,3个月之后,又担任贵阳电视台台长。在这之后,刘宝静开启了他的广电生涯。

多年沉淀

——大型“航拍三部曲”

谈到在电视台工作的那段时光,刘宝静直言有一件事情至今让他印象深刻,那就是大型“航拍三部曲”——《飞越贵阳》《林城天地间》《云中看贵阳》。

2001年,中国棋院、贵阳市人民政府主办贵阳国际围棋文化节,国内外围棋高手云集贵阳,2000多盘围棋整齐地排列在贵阳市人民广场,4000余名选手同台博弈,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围棋活动。

2001年,贵阳市国际围棋节开幕式现场,刘宝静接受采访

当时市里给刘宝静的主要任务是做开幕式现场直播,中间需要插播贵州的代表性人文和自然景观。其实他本可以完成上级任务交差,但想到如此大规模的航拍活动非常难得,刘宝静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来之不易的机遇。在正式开拍的前一晚,他迅速找到电视台里10多名骨干编辑记者开策划会。他的设想是,要充分利用好组委会安排的这台直升机进行航拍,除了拍摄黄果树瀑布、甲秀楼、南明河等景点,完成指令任务外,还要围绕生态景观、文教发展、城市建设、交通建设四个方面拍摄相关素材,最后形成《飞越贵阳》专题片。紧锣密鼓地策划组织后,第二天就开始拍摄。在完成了围棋节的拍摄任务后,大概用了半个月时间,制作完成了《飞越贵阳》航拍片,在贵阳的各个频道滚动播放。

谁也没想到,节目播出之后,贵阳市市长热线竟被打爆了。无数市民在电话中表示,市委市政府将贵阳建设得太漂亮了!直言自己从来没有从“天上”这个角度看过贵阳和自己居住的这片土地。为此,当时的市长还拨款100万元设备款奖励电视台。

《飞越贵阳》完成之后,刘宝静认为从空中了解贵阳的立体感还不够深,对于贵阳拍摄还不够全面。两年之后,刘宝静又策划了第二部航拍作品——《林城天地间》。他联合贵阳市10个区县,向成都军区租来直升飞机,从各区市县的角度充分展现了贵阳市如诗如画的自然美景,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成就。该片在贵阳市及各个区县的电视频道滚动播放,又引起了新一轮的轰动效应。

《林城天地间》CD作品

第三部航拍作品《云中看贵阳》则是在贵阳市交通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时期策划的。当时的贵阳环线交通建设如火如荼,生态建设在全国具有很大影响,刘宝静便组织策划了《云中看贵阳》航拍专题片,真实客观地展现贵阳市建设取得的新进展。作品再一次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

新闻人是“梦想家”,也是“实干者”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记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刘宝静看来,新闻人必须要有上天的梦想,入地的踏实。“上天”的梦想要求心怀新闻理想,将新闻当作终身事业来追求,新闻人一旦丢失理想,就会沦为“新闻民工”;“入地”的踏实则要求俯下身子干实事。刘宝静直言不讳,新闻是一门苦差事,但新闻人就是要吃大苦,耐大劳的。只要心中有新闻理想,脚踏实地,就会甘愿去吃苦,甚至能把苦当作乐。

刘宝静从事新闻工作时的作品和刊物

多年从事媒体工作,刘宝静认为新闻工作者应该具备以下特质:第一,新闻人要有新闻敏感度,要善于抓住机会。刘宝静直言,如果当时没有抓住那次航拍机会并及时策划,只是简单地完成拍摄景点的任务,就不会有后来的“三部曲”。

第二,新闻人要有创新的勇气和策划的能力。“航拍三部曲”启动的时候,全省的航拍工作几乎处于空白,此前从来没有人做过大型航拍这件事。如何找准位置,空中与地上的机位如何呼应和互动,这些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只要鼓足勇气,勇于创新,精心策划,在实践的过程中就有可能取得成功。

第三,新闻人要有担当。刘宝静最初进行航拍的机器和今天我们看到的航拍器完全不同,当时只能用直升机。摄影师双腿悬空坐在直升机上拍摄,飞机的高速飞行、低温的拍摄环境、摄影师自身的身体素质都是他们面临的新挑战。作为策划者,刘宝静必须保障拍摄的安全。在他看来,既然决定做一件事,就要做好承担一切后果的准备,只有秉持勇往直前的职业精神,才能干出优异的新闻业绩。

第四,作为新闻工作者,要尽可能地熟悉当地政府的建设目标、工作思路和发展理念,并做出有针对性的策划,找准党委政府和老百姓关注的结合点,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从大处讲,“航拍三部曲”是大力发展生态建设这一背景下开启的,是对贵阳市改革开放30年来巨大成就的集中展示,也是特殊视角的新颖呈现。因而能够得到领导和老百姓的普遍认可。当时贵阳市刚被命名为“森林之城”,但许多市民并不认可,在他们看来,中心城区多是高楼大厦和钢筋水泥。《飞越贵阳》中的生态篇正如一场“及时雨”,恰逢其时地将林城贵阳的独特魅力展现出来,不仅让老百姓心服口服,也以一种创新的方式契合了党委政府的所思所想。

刘宝静是新闻工作者,也是一个文化人。从当兵那时就深爱的书法和绘画,在忙碌的职场生涯中并没有丢弃,退休之后更是爱不释手。因为以前有组织管理的工作经验,退休后,他受到几位艺术家的聘请,作为中天美术馆的专职书画家,除负责美术馆的展览和社会公共美术教育工作外,平时主要从事书画创作和理论研究。他很享受现在的状态,并乐在其中,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又能给人以一些美的启迪,何乐而不为呢?

>>>>>>>>>>

相关链接

【记者节特别策划】致敬老师 | 尹鲁筑:做有穿透力的新闻

【记者节特别策划】致敬老师·采访手记|韦倩:感受前辈的执着与坚守

【记者节特别策划】致敬老师·采访手记|毕文君:最“轻松”的一次采访

【记者节特别策划】致敬老师 | 刘如权:记者要始终“记着”初心使命与责任担当

【记者节特别策划】致敬老师|王振堂:对新闻要永远怀有敬畏之心

【记者节特别策划】致敬老师|吴东俊:临退休迷上无人机的融媒体记者

【记者节特别策划】致敬老师·采访手记|胡家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记者节特别策划】致敬老师·采访手记|向秋樾: 站高一点,再站高一点

【记者节特别策划】致敬老师·采访手记|沈松钦:做“梦想家”,也要做“实干家”

【记者节特别策划】致敬老师 | 文思宛:媒体人是一辈子的情缘

【记者节特别策划】致敬老师·采访手记 | 袁鹏:优秀记者,一定要坚持学习

【记者节特别策划】致敬老师 | 陈竹:写新闻没有捷径可走,没有窍门可循

【记者节特别策划】致敬老师·采访手记|覃淋:多走两步,多问几次,作品才够火候

>>>>>>>>>>

延伸阅读

【记者节特别策划】致敬老师·苏丹篇 | 李缨:能不忆《闲暇》

【记者节特别策划】致敬老师·盛荣篇 | 舒畅:20年,希望“小舒小唱”没长成让您失望的样子

【记者节特别策划】致敬老师·彭晓勇篇 | 陈玉祥:入行之初,感谢老师点燃的烟火

栏目策划/李缨

文/沈松钦

图/受访者提供

刊头设计/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吴浩宇

编辑/覃淋

二审/李冰

三审/李缨 金艾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