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档案


(相关资料图)

陈竹,贵州大学中文系毕业,1982年进入贵州日报社,历任记者部、科教部、总编室、新报、经济一部等负责人,资深媒体人,省管专家。

>>>>>>>>>>

采访陈竹老师前,我对她做了一次背调——从语文老师跨界到新闻记者,40余载新闻生涯,采写过许多优秀的新闻作品。

作为年轻记者,尽管入行也有好几年,但当我面对不同的新闻题材时,写作水平还是有些火候不够。所以,迫切想从陈竹老师身上得到一本“真经绝学”。

“从一个新手成长为一名专业记者需要做些什么”“如何写出让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您眼里的优秀记者是什么样的”……想问的问题太多,采访本上密密麻麻写满了一整页。

陈竹(右)带队到基层采访

“记者是这个时代的记录者、亲历者、见证者,要以新闻报道的形式和这个时代互动,那有些报道就不是单纯的完成任务,而要动态的、关注过程的。这对记者的能力、知识储备都有要求。”她给出了最专业、最真诚的回答。

1982年,陈竹老师大学毕业后进入报社,先是做校对,又到贵阳记者站做记者,再回到记者部、科教部任职,多岗位锻炼,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工作经验,也对她今后的新闻写作大有裨益。

写时政报道时,她把会议材料当做信息源,从中找新闻线索,而不是在秘书处拿材料了事。写经济报道时,如经济述评、经济类通讯,没有材料肯定是做不了的,她就把“面切成条块”,把材料揉碎重新整合,让语言生动,有思想、有观点,有框架、有细节。写民生报道时,她会在采访时多走两步路,多跑几趟,多采访几个人,多问几个问题,力争让报道元素更丰富、角度更新颖、内容更打动人。

我有一个疑问:“如果同一时间段手里面采访任务很多,又该怎么平衡?”陈竹的语气突然变得严肃认真:“你可以做得很好,你也可以应付交差,看你怎么选择。”

陈竹(中)带队到基层采访

新闻要想写得出彩,离不开原始积累——多读书。尽管退休后,不用再写新闻稿件,但陈竹老师仍保持着一周要花两天时间读一本好书的习惯,每看完一页,还要写上读后感。

“最近我在读《故宫的风花雪月》,这本书中记录着7个故宫典藏背后的故事,是一堂趣味历史课。还有散文《民国的忧伤》等等。”她掰着手指头,如数家珍。“写读后感,可以帮助你锻炼文笔和思维能力。”

谈起写作心得时,陈竹老师整个人滔滔不绝,焕发着光彩。这个时候的她,好像少了分严厉,多了分亲近。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寻找一个答案:如何成为一名好记者?业界前辈拨开了笼罩着我们的迷雾,一定程度上启发了我们:勤快的脚力、敏锐的眼力、善思的脑力、独具的笔力,缺一不可。

>>>>>>>>>>

记者简介

>>>>>>>>>>

相关链接

【记者节特别策划】致敬老师 | 陈竹:写新闻没有捷径可走,没有窍门可循

【记者节特别策划】致敬老师|王振堂:对新闻要永远怀有敬畏之心

【记者节特别策划】致敬老师·采访手记|向秋樾: 站高一点,再站高一点

【记者节特别策划】致敬老师|吴东俊:临退休迷上无人机的融媒体记者

【记者节特别策划】致敬老师·采访手记|胡家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

延伸阅读

【记者节特别策划】致敬老师·苏丹篇 | 李缨:能不忆《闲暇》

【记者节特别策划】致敬老师·盛荣篇 | 舒畅:20年,希望“小舒小唱”没长成让您失望的样子

【记者节特别策划】致敬老师·彭晓勇篇 | 陈玉祥:入行之初,感谢老师点燃的烟火

栏目策划/李缨

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覃淋

图/受访者提供

刊头设计/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吴浩宇

编辑/黄军

二审/李冰

三审/李缨 金艾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