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8点半,在贵阳中天花园屋顶球场里,一场队内友谊赛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

“好球。”在球场周边候场的队员们视线随着足球在移动,碰到场上女将一脚进球的场景都忍不住高呼。


【资料图】

“我是贵州π足球队领队,在我看来足球最大的变化用一个字形容,就是‘多’。”蒋照俊介绍,贵州π足球队从创立时的不到20个人,发展到现在170多人,吸纳了各行各业的爱好者,从70后到00后都有。

“现在像我们这样兼容并济的球队还真不少。身边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让小孩踢足球了,包括女孩子踢球也不再是稀罕事,像今天跟我们一起踢球的就有00后的小姑娘。”顺着他手指看去,一位身穿红色队服的女孩出现在视野里。

谈起过去踢球与现在对比,蒋照俊直言大环境变化了。“我跟球队的创始人们都是从小踢煤渣地、黄沙地过来的,十年甚至更早以前,能在水泥地上踢球就已经是享受了。大概从2012年开始,随着贵州人和、贵州恒丰智诚这些职业俱乐部在中超、中甲联赛上踢出了一些名堂,让贵阳乃至全省的足球氛围达到了一个高点。”在他的印象里,那几年贵阳的球市相当火爆,周末的奥体中心和当时还没拆迁的贵阳市新体育场都是一票难求。

“现在踢球真的比十年前容易太多,坐地铁或者自驾,一般半个小时内就能在任何一个城区找到人工草场。要约场球在微信群里吼一声,马上一呼百应。”他感慨道,城市绿色空间越来越多,喜欢踢球的球友也越来越多。为了满足大家愈发旺盛的精神需求,很多比赛都有了网络直播。他们球队也坚持做了10年的自媒体,每场比赛都有战报,并通过公众号等发布最佳进球、最佳防守的视频,供大家转发、分享、投票,甚至专门组织年会进行颁奖。

“这十年来,贵州的发展增速在全国数一数二,足球大环境的变化也是日新月异,我们既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希望疫情早日散去,能有更多球场向大众开放,让更多人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蒋照俊说道。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梓颜

编辑 李娟

二审 刘娟

三审 刘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