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发贵州航空发动机维修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地面保障设备,能够有效为飞机发动机、雷达等部件进行降温处理,是行业内独家产品;

贵州群建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圆满完成“神舟飞船”系列与天宫系列空间对接、嫦娥四号、五号月球科考、天问一号火星探测等国家重点工程传动产品配套任务,成为“飞得最高的齿轮”;

葛洲坝水利工程、三峡电站、天津港、广东虎门大桥、贵州坝陵河大桥、北盘江大桥等重大工程项目中均有贵州钢绳的助力。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起源于“三线建设”,壮大于今日遵义。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一批军工企业落户遵义,和老区人民一起艰苦奋斗、不懈努力,构建起强大的军工生产基地及配套工业基地。如今,通过不断提质增效,这些“三线企业”踏着遵义工业发展的强音,一步步成为行业领军企业,华丽转身的同时,也为遵义工业经济打下坚实的基础。

红色沃土培育出的“独家产品”

“我们生产的地面保障设备能够有效为飞机发动机、雷达等部件进行降温处理,是行业内独家产品,市场占有率达100%。”位于遵义市汇川区的中国航发贵州航空发动机维修有限责任公司里,钳焊车间员工丁永江正围着一个四四方方的“铁匣子”忙碌,这便是除军用航空发动机维修外,该公司经济效益新的增长点——军用飞机地面保障设备。

今年,该公司已陆续完成多台地面保障设备生产并交付部队使用,经过高低温测试等出厂检测后,目前生产的批次也将顺利交付。

从特定时代的三线企业,到如今依然服务于国防事业,这家公司不仅厚植多年发动机维修专业底蕴,跟进匹配国内主流军用飞机发动机维修需求,不断提升专业技能水平,更响应国家战略,充分利用军工技术优势加强军民融合,为特种汽车、油田勘探设备等提供动力支持,实现由“专”到“新”的全面发展模式。

“公司在‘专精特新’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如地保设备突破技术难点实现量产,为部队全天候作战提供保障、发动机防腐涂层技术得到应用、叶片渗铝硅技术提升产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得到地方政府从资金、税务、技术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对我们‘专精特新’项目的资金扶持,让项目进展顺利。”中国航发贵动技术部党支部书记、副部长嵇强说,今后公司将持续深耕航空发动机维修领域,与地方政府一道,为航空事业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群建齿轮转出大市场

今年7月,问天实验舱由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入轨,问天实验舱入轨后,顺利完成状态设置,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历时约13个小时。这是我国两个20吨级航天器首次在轨实现交会对接,也是空间站有航天员在轨驻留期间首次进行空间交会对接。

与此同时,位于遵义市汇川区的贵州群建精密机械有限公司里一片欢腾,该公司为问天实验舱和天和核心舱实现交会对接、转位、太阳翼展开等关键动作提供了精密齿轮传动部件。

一边是接受太空“大考”,一边是拓宽市场空间。

在该公司二车间的自动化生产线现场,一个个圆形的锻件经过精密加工,两分钟不到就变成一件件锃亮的发动机齿轮。车间里的现代化生产线每天就能产出3000余件齿轮产品。

为实现在客户合同期限前完成订单,该公司对自动化生产线程序、工装、刀具进行优化。同时,还联合高校、院所开展技术攻关,创新研发齿轮传动抗疲劳以及修型降噪技术,让齿轮传动的耐久性和舒适度更强,也为“遵义齿轮”打开了更广阔的销售空间。

“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公司总经理余泳说,公司的前身是国营群建机械厂和国营群岭机械厂,54年来,经过搬迁、改制后,首先明确了“专业化、规模化、小产品、大市场、国际化”的产品发展思路,在管理、技术、文化等创新发展下,逐渐“起死回生”。

攻克重重技术难关,该企业将“小齿轮”做成大产品,产品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机器人、工程机械、汽车等领域,自身也从深耕山沟的“老三线”一跃成为助力我国航天事业的“新力量”。

钢丝绳“拳头”领军行业

日前,两根长4000米、直径54毫米的固态聚合物绳芯载人索道绳在贵州钢绳(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顺利下线,并在通过所有检测后发给了海外客户。这标志着贵州钢绳又推出了一款能在国际市场占领一席之地的拳头产品。

一个月不到,该公司的生产车间再次传出好消息——伶仃洋大桥吊杆用钢丝绳产品全部下线。伶仃洋大桥使用的吊杆用钢丝绳为A类镀锌钢丝绳,结构复杂,生产周期长。在贵州钢绳有关部门和生产单位的通力合作下,经过努力,最终按期保质保量完成全部规格生产。

近年来,贵州钢绳秉承“三线建设”艰苦创业的光荣传统,加大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亮出一个个“拳头”产品,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坚持一手抓生产经营,一手抓异地技改搬迁;坚持以产品攻关为主线,全力抓好创新驱动;坚持“精品+规模+服务”战略为导向,破解发展难题,深耕线材制品主业。目前形成了“巨龙”牌钢丝、钢丝绳、PC钢绞线和缆索四大产品系列,年生产能力达40万吨,同时还主持、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行业等标准50多项,成为行业的领军企业。

今年,贵州钢绳将加大研发资金投入,目前已拟定的内部技术研发项目有100余项,其中海洋工程永久系泊缆的研制和超高强度桥梁缆索的研制两个项目最具代表性。海洋工程永久系泊缆项目研发成功后将填补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解决海上石油工程关键材料“卡脖子”的问题,是重大的科研项目之一。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黄霞

编辑 刘诗雅

二审 杨韬

三审 闵捷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