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医生是离心脏“最近”的人,经常穿着重达20公斤的特制铅衣,X光照射显像的帮助下,站在手术台前进行心脏手术,而儿童心内科医生要在小朋友鸡蛋般大小的心脏内进行精确手术,更容不得丝毫马虎,那是一种常人无法体会的心惊胆战、如履薄冰的感觉。

关心患者。


(相关资料图)

徐艳霞就是这样一位身穿铅衣“战袍”以心救心的医者。作为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心血管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市管专家,她率先在贵州省创建了集专科门诊、病房、心导管室、心脏超声一体化的儿童心血管病专科,在儿童心血管常见疾病和重症心脏的诊治领域颇具影响力。

徐艳霞认为,如果一名医生想要从普通变得卓越,光靠专业和技术上的娴熟远远不够,他还要不断培养自己勤奋、担当和创新的特质。只有这样,他才能实现质的飞跃,成为一名有“仁术”更有“仁心”的优秀医生。

每年抢救数千危重儿童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从事临床工作24年来,徐艳霞从未停止对知识的渴求和探索,她先后在新生儿科、儿童重症医学科及儿童心内科工作,积极开展使用新技术,每年抢救数千名危重患儿,收获诸多社会赞誉与好评。

关心患者。

因为急救水平突出,徐艳霞升任PICU副主任。为解决医院先心病患儿手术根治问题,40岁的她再一次挑战自我,外出进修学习新技术--心血管介入手术。2014年正是医院将急诊科与PIC进行一体化的建设期,工作任务繁重,为了不影响科室工作,她毅然决定半脱产进修。在2014-2015整整一年的时间里,每周她在贵阳工作四天,下班后又立刻赶夜间航班奔往重庆,手术学习三天。第二天一早准能在重庆儿童医院的导管室里看见她那披着铅衣的娇小身影在放射环境里专注地手术。她透支着自己的健康,默默扛起肩上的重担。

完成先心病介入手术百余例

从2004年到2018年,她经历了PICU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巨大转变。如今,PICU已形成一支训练有素、责任心强、技术过硬的专业队伍,开辟快速有效的生命绿色通道,实现了危重病人抢救无缝衔接,成为国家重点临床专科,成立贵州儿童重症医学专科联盟。同时科室的科研也硕果累累,近五年共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省、市级课题13项,制定省级行业规程1项、主编著作1本。她个人承担和参与省市级科研项目7项,发表论文10余篇,获得贵阳市人民政府颁发的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及成果转化二等奖,获贵州省医学会科技二、三等奖。

2019年1月徐艳霞担负重任成立儿童血管内科。新起点新征程,她仍秉承“过硬的技术水平是救治患儿的基础,医疗护理安全是科室的生命线”的理念来管理科室,在全科形成“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的氛围,整个团队展现出真诚、友爱、勤奋、敬业的精神,患者满意度达90%以上,受到患儿及家属的高度认可。2020年11月徐艳霞带领团队成功地开展先心病介入手术,实现零的突破,是医院发展历史上又一个新的里程碑,至今已成功完成先心病介入手术百余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为患者进行最优治疗

在错综复杂的医疗过程中,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让患者伤害最小疗效最好,这是考量医者仁心的重要指标。曾有一位单亲爸爸带着12岁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男孩从外地辗转至我院,因孩子所患的是高位室间隔缺损与主动脉瓣右冠瓣位置不足2mm,但又不想接受创伤较大的外科手术,被多家医院拒之门外后,最终到贵阳市妇幼保健院找到徐艳霞。与患者一番透彻沟通和充分的术前评估后,她最终尊重家长和患儿“不开胸”的诉求,选用心脏微创手术方案。

手术中。

孩子们都爱“徐妈妈”

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是全省首屈一指的治疗妇儿疾病为主的专科医院。无论在诊室还是在病房,徐艳霞总是努力营造愉快、温馨的氛围,带着温度和爱去工作。在这里,微笑、做鬼脸、五彩玩具成为她行医治病的“法宝”。

患者送的锦旗。

与每一位患儿诊疗的过程中,徐艳霞总是表露出和蔼可亲、体贴关心。一上午的门诊20多位患儿,由于恐惧紧张,小朋友总是哭吵着进入诊室,她总能抓住小朋友的心思,用上“法宝”让小朋友破涕为笑配合检查顺利完成诊疗,说着再见愉快地离开。原来5分钟就能看完,常常要花十多分钟甚至更多。孩子们都亲切地喊她“徐妈妈”。

徐艳霞。

徐艳霞说,要想成为一名称职的临床医生,只有SCI和“项目”“成果”、职称是不够的,要对病人有同情心,愿意为病人花时间,和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疾病、痛苦、担心、疑虑,关心他们,成为他们的朋友并为他们解决病痛。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苗国强

实习生 肖本瑞

编辑 王浩

二审 钟俊怡

校检 曾勇

三审 赵宏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