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是母亲节。

女本柔弱,为母则刚。“打我们记事起,妈妈就是一副中年妇女的模样。”我们不曾见过她少女时候的样子,只记得她整天忙于生活,囿于厨房的佝偻背影。

每一个平淡的日常里,让我们忽略了,妈妈也曾是花一样的少女。当翻开家中相册,你会发现,一张张泛黄的照片,记录着妈妈年轻时最美的样子。

韩剧《请回答1988》中说:听说神没法无处不在,所以创造了妈妈。妈妈这个词,只是叫一叫,也觉得喉间哽咽。如果能坐上时光机,遇见年轻时的妈妈,你想对自己的妈妈说什么?

母亲节,记者采访了几位市民,听他们讲述自己与妈妈之间的幸福点滴,分享心中妈妈最美的瞬间。

凯里的张焕英,和电影《你好,李焕英》里的主角同名,今年66岁,在她身上儿女学会了勤奋刻苦、勤俭持家,儿女们说到母亲时会想到"独裁"、严管、热情豪放、千杯不醉等等神奇而充满爱意的词语。

张焕英是凯里一名典型的农村苗族妇女,膝下共养育了三个女儿和一个儿子。37岁那年,丈夫早逝,她独自带着几个孩子靠着家里的一亩三分地拉扯着孩子。

后来,她和现任丈夫结婚。这名男子把这四个孩子视如己出,含辛茹苦把孩子拉扯大,培养成才,夫妻俩也相互扶持在凯里做起了生意,家境较为富足。

这些年间,张焕英养过鸡、卖过菜,还种植冻菌、木耳等,因为其吃苦耐劳的精神,她先后获得了黔东南州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黔东南州农村拔尖乡土人才等殊荣。

如今,几个子女都有了自己的家庭,尤其在各自的行业中,算得上领军人物。

7日,记者采访了四个子女中的二女儿潘玉华,她坦言,他们姊妹的成功与老妈的严厉的家教密不可分。

严厉的家教

二姐潘玉华,今年37岁,在黔东南州雷山县工作。

“早餐5毛,车费1块……”说起母亲,二姐对于严厉的家教印象极为深刻,从她记事起,母亲每天起来就会给三姐妹和弟弟发放当天上学的零花钱,而且基本定量。

直到大学毕业后,依旧如此。

二姐记得,2008年自己大学刚毕业,当时要到县里参加事业单位招聘考试。

临出门时老妈把她叫住,给二姐包里塞了几百块钱。

“宾馆150,来回车费100,早餐10块,午饭15……”完事后,张焕英认真地把往返县城考试的费用以及额外花销一一作好预算。

那一次,二姐大概记得从老妈手上拿了500元。随后,老妈习惯性的说了句:“好好考试,有了工作,发了工资,你得还钱。”

张焕英一家。

二姐告诉记者,老妈“记账”已成习惯,每次记账都会要求儿女们记得还。然而几十年过去了,儿女们从来没被催债过,反而母亲还经常的给大家发红包,放福利。

二姐觉得,正是母亲这种习惯性的定量和记账,姐妹和弟弟从小不乱花钱。零花钱的管理办法浓缩了母亲在家教上的严厉,也正因如此,姐妹和弟弟都很听话,也才有了如今大家在各自的事业上的一些成绩。

也是因为母亲对家庭以及家里事业管理得井井有条,家中大大小小的事基本都是母亲拍板,这就是严管和独裁的由来。

热情的“老妈”

二姐说母亲对人从来都很热情,无论是顾客或者是亲戚朋友,只要母亲在就从未冷场过。

贵州都有吃刨汤的习俗,就是每年杀年猪时都会把一些亲朋好友聚在一起,把那些上好的年猪肉炖一大锅,大家把酒言欢,以庆新年。

后排为年轻时的张焕英。

二姐记得,2015年的泡汤堪称设宴款待宾朋,亲朋好友来了后又带来了他们的七大姑八大姨,老妈一看场面拍手大笑。

“哈哈哈,来了那么多。”在老妈的“命令”下,家人起锅烧水,把整头猪都洗干净,全炖了。

5月4日,是二姐这么多年来,第一次把身边的好朋友带到家里吃饭。得知这一消息,母亲简直炸开了锅。

“吃什么菜……怎么做?”一会一个电话的打给二姐。

几个朋友到家后,母亲拉着二姐就出门买菜了。二姐告诉记者,这是她第一次和母亲一起上街买菜。

“我来付钱,不要你管。”二姐说,每买一把菜,自己上去付钱时都会被母亲一把推开。那天吃饭,二姐连一株蒜苗的钱都没机会付出。

回到家里,母亲把整卓饭都弄好,然后还把最好的米酒端上了桌,最后几个朋友喝得伶仃大醉。

还没完,母亲还特意准备了洗脸的帕子,每个朋友发了一张。发洗脸帕在苗家是一种礼节,往往是主人家在有重大喜事时才会做的事,那天二姐的朋友不仅醉了,每人还收到了一张帕子。

用二姐同事的原话说:“我家里人问我去哪接亲回来?”

张焕英对人就这么热情,二姐记得母亲说过类似的话,“只要对对方热情些,对方永远不会给我冷脸看。”

现在的张焕英。

二姐认为现在两个姐妹和弟弟的生意都做得还不错,与“发帕子”一般的热情都有关,姐妹和弟弟们对自己的事业和客户永远都抱着极大的热情,才有了今天即便在疫情期间,还有络绎不绝找上门的买卖。

解决矛盾的爽朗

张焕英一家都酷爱喝酒,但基本定量,总之不烂酒。

只要家里人聚在一起,桌上必不可少的就是酒,二姐毫不夸张地讲,老妈的酒多得可以拿来泡澡。

酒在苗族人家里有着特殊的意义。人逢喜事喝一杯,情绪低落整一杯,干活累了来一杯,感觉潮湿了也闷一口,所以黔东南的苗歌当中经常会听到“干一杯呀干一杯。”

“在外喝酒是局,在家喝酒那叫气氛。”二姐说家里每个人都能整两口,家里有个喜事什么的,老妈自然是第一个端酒杯的。

二姐告诉记者,家里姐妹多了偶尔会闹些小别扭,有一年姐姐和妹妹因为丁点的小事两人有些情绪。

老妈知道后,把一家人都叫回家吃饭,饭桌上母亲又给自己杯子里倒满。

“一家人酒都能喝,有什么事谈不拢?”说罢一口干了,这其实就是在撮合姐姐和妹妹,姐妹俩当然也心领神会,也倒满酒一口干。

和几个儿女分享自己的荣誉。

“来,再干一杯。”母亲挺会来事,饭桌上家长里短的和大家边聊边喝,直到大家酒足饭饱后,她又给自己满上,又让大家继续喝。

“唰一下,满桌子的人都跑了。”二姐哈哈大笑地给记者描述当时的情景,一家人都惧怕母亲的海量全都撤下了桌。

好玩的是,母亲还神补了一句:“没一个得老子真传。”

不可否认的是,母亲酒量很好,无论是家宴还是和亲戚朋友一起,一般都是众人皆醉,老妈独醒。

但母亲主持的“喝酒”,就是一家人沟通感情,互帮互助最好的体现,很多时候,很多事在家里的酒桌上就拍板解决了,家里人都觉得,这样的氛围很好。

对母亲说的话

5月8日是母亲节,二姐说母亲养育了她们四个孩子,也辛苦了大半辈子,作为儿女,她只希望母亲继续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保重身体,健健康康就好。

策划 王奇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廖尚海 陈莉

编辑 廖波 虞富文

编审 刘丹

校检 张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