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态环境部举行4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主题聚焦“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会上,生态环境部土壤生态环境司司长苏克敬表示,“十三五”期间,我国净土保卫战取得了积极成效,土壤污染加剧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对于耕地污染问题突出的地区,“源头整治”和“安全利用”双管齐下,实施重金属减排工程930多个,不断推进工矿污染源头整治,全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左右。
不过,苏克敬表示,近期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结果表明,我国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总体稳定,但是一些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仍比较突出;有色金属矿采选等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隐患不容忽视,部分企业地块土壤和地下水污染严重。仍需深入推进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和安全利用,深化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强化责任落实,推动解决详查发现的突出污染问题,有效管控土壤污染风险。
同时,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基础薄弱,截至2021年,治理率仅为28%左右。生态环境部将深入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通过发挥地方主导作用,以县为单元统筹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分区分类施策,推动地方落实财政事权,强化建管并重;发挥市场主体作用,让主体、项目、资金等要素活起来,推进市场化、可持续运作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发挥村民参与作用,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提升主人翁意识。到2025年,推动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0%。
苏克敬表示,“十四五”期间,将继续坚持风险管控的思路,压实地方责任,强化源头防控,落实分类管理制度,配合相关部门加强粮食收储和流通环节的监管,杜绝重金属超标粮食进入口粮市场,保障“吃得放心”。
据介绍,2021年,生态环境部指导地方对近1.5万家企业开展了一轮土壤污染隐患排查。排查结果表明,近7成企业存在或多或少的土壤污染隐患。对于排查出来的隐患点,各地指导企业边查边改,整改完成率目前已经达到73%。下一步,将总结首轮排查的经验,分行业制订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指南,依法依规指导帮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开展隐患排查“回头看”,精准有效防范企业新增土壤污染。
2022年是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之年,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之年。总体考虑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三个治污”总方针,坚决打好净土保卫战和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具体可概括为:实施一个规划、落实一个方案,传承四条经验,抓好六项工作,部署四大工程。
对于屡犯不改的问题,新出台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办法》明确了督察整改责任主体,规范了督察整改工作的程序和要求,规定了对督察整改不力的问责措施,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督察整改管理闭环,确保督察整改的严肃性和实际成效。
此外,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宣传教育司司长刘友宾介绍,2022年一季度,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持续改善,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3.8%,同比上升2.9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为4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4%;全国地表水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88.2%,同比上升5.2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为1.0%,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稳定,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核与辐射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突发环境事件得到妥善处置。(作者:冯丽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