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今年2月,经中央军委批准,中央军委办公厅印发《军队功勋荣誉表彰实施办法》。该《实施办法》的印发施行,对增强军事职业吸引力和军人使命感、荣誉感,推动形成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激励引导官兵牢记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贵州越来越多的优秀青年投身火热军营,他们秉持不怕流血不怕牺牲的顽强作风,坚守在祖国的边疆和海防,不断擦亮“贵州兵”品牌。日前,贵州日报报刊社省直(军警)记者站联合贵州省军区政治工作局,推出【喜“报”荣光】专栏,通过采访一批在部队立功受奖的贵州籍现役军人、退役军人,以鲜活的人物故事,展现贵州军人的使命与担当。
一大早,舍友告诉马举卫,他晚上说梦话了,听不清是什么,但很明显是在一道道地下口令。
近来,毕节市威宁自治县公安局在系统内开展了一个多月的大轮训,作为教官的该县特(巡)警大队反恐中队负责人马举卫白天要组织队列训练。或许是触景生情,在沉睡的深夜,大脑亢奋地唤起退役前的记忆,让他借着梦境穿梭到那段迷彩时光。
但军旅经历太丰富,马举卫怎么也想不起这次梦到的是什么地方。可能在西藏、在四川、在云南、甚至在俄罗斯,也许在新兵营、在集训地,在边境巡逻的路上,甚至在“欧洲之巅”的国际军事比赛赛场。
唯一能肯定的是,他的梦话一定是嘶哑的,这是作为教官,这段时间高密度培训、喊口令的必然结果。
2018年马举卫赴俄参赛
惊艳:荣立三等功的新兵
高一那年,马举卫和同村好友马关键一起从县城中学前往老家威宁自治县观风海镇人武部,现场应征报名。当时,他和不少地方青年一样,对军人的理解停留在影视剧人物上,比如《冲出亚马逊》中的王晖,《我是特种兵》中的小庄。
而在不远的未来,他和此前喜欢的这两个剧中人物竟有了相似之处:成为侦察兵,去参加带有淘汰机制的集训,在国际军事比赛中获得荣誉。
2011年底,西藏自治区昌都市邦达机场迎来了一批新兵。马举卫穿着绒衣绒裤,外裹军大衣和棉帽,觉得自己就像个两百斤的胖子。等缓慢走出机舱后,风嗷嗷地从有积雪的荒山吹来,夹杂着沙子,一道一道地刺打在脸上,像突然打开了冰箱门,又冷又疼。
这是马举卫对驻地昌都的第一印象。从机场到新兵营,一路悬崖峭壁,没有看到此前设想中的牧草连绵、牦牛悠然,甚至耳边还不时传来几声乌鸦叫,随之而来的还有如严重中暑般的缺氧体验。
2017年马举卫在西藏某雪山训练
相比这些出乎意料的环境差异,几个月后,一次更大的“意外”则彻底改变了马举卫对未来的规划。
那是到昌都后的第6个月,新兵下连的第3个月。昌都军分区组织各单位上山驻训,期间,在一次军事技能比赛中,马举卫因综合成绩第一,被记三等功一次。
这项比赛并不是专为新兵设置,但他是该军分区很多年以来第一个在这类比赛中夺魁的新兵。一时成为翘楚,这让马举卫找到了从没有过的成就感,一股火热的劲头在内心澎湃。他像一个初入江湖的侠客,想在部队激发出更大的潜能,不断突破自己。
马举卫参加“黑豹-2015”特种侦察兵比武集训
积蓄:错过机遇的士兵
昌都比老家威宁的日落时间晚了将近一个小时。刚下连队一个多星期后的晚上7点多,马举卫和战友们正在连队菜园打理那些耐着性子慢慢长个儿的蔬菜,连队侦察排的一位老兵将马举卫喊出来,让他收拾东西从警卫排调走。
“侦察排是什么样的人都能进的吗!”警卫排曾经一位班长这样告诉马举卫,而他能有这样的机会源自一次早操。
每当新兵下连,连长都会亲自组织一次早操,看看他们的实力。那天早上,一个600米的跑圈,限时1分50秒,达标的都是老兵。紧接着,同样的距离,剩下的人限时2分钟,达标的人中除了老兵,只有马举卫一个新兵。
当天晚上,便发生了菜园里的那一幕。两个多月后,便又发生了记三等功的那一幕。当相应的能力遇到合适的机会,崭露头角、博得荣誉便是水到渠成的事。
2017年在云南参加魔鬼训练,前四为马举卫
在马举卫入伍的第二年,一个更大的机遇来了。西藏军区组织特种侦察兵比武,以选拔出到某基地参加全军比武的兵。他先后在拉萨和成都参加应用射击、攀登、军事地形学、40公里负重等10多个课目的集训。
在最开始的射击集训中,马举卫被要求使用一款列装在其他单位,他从没接触过的枪型打靶。虽然瞄准方式不同,但他悟性好,第一次就全部上靶,此后射击一直都是他的强项。
可正当他摩拳擦掌,准备大显身手时,上级机关考虑到这次比武危险系数大,便要求士官及以上的人才能参加,此时正是上等兵军衔的马举卫与这次竞赛失之交臂。
集训后,当面对某特种作战团的加入邀请时,出于对老单位的感情他没有去。而由于在集训期间的成绩,西藏军区颁给他一枚“爱军精武”奖章,既是肯定,更是鼓励他瞄准未来。
2018年赴俄参赛,马举卫系冰上课目领攀者
绽放:扬名“欧洲之巅”的老兵
不负众望,几年后,马举卫因参加国际军事比赛,扬名欧洲之巅,两年内接连荣立二等功两次。除了机遇,这更与他持续数年高密度、高强度的集训积累有关。
“对训练的喜欢就像上瘾一样,而每次集训都能学到新东西,有新的认知。”
马举卫参加“黑豹-2015”特种侦察兵比武集训
2017年春节前,马举卫申请了62天的休假。可刚过完年,假还没休几天,他就接到连长的电话。
“那个通知来了,去不去?要去就赶紧回来。”
电话这一端,马举卫一口答应,即刻返回单位。原来,在休假之前,他对连长千叮咛万嘱咐,如果有参加“厄尔布鲁士之环”国际军事比赛集训选拔的通知,一定要告诉他。
位于俄罗斯的厄尔布鲁士山,是这场国际军事比赛的举行地,其峰是凸起于高加索山脉的厄尔布鲁士峰,系欧洲最高峰。五千多米的海拔与马举卫驻地昌都的最高海拔相似,是其老家威宁平均海拔的两倍多。
针对这次比赛,位于某训练场的集训难度和强度是马举卫此前未遇到过的。如果说2013年那次未果的集训选拔,磨损了成堆的作战靴,后来,2015年参加“黑豹-2015”特种侦察兵比武集训磨损了一条又一条裤子,那这次集训强度可以从极低的心率表现出来。
2017年赴俄参赛,左一为马举卫
赛事定于8月举行,组织方要求每一名参赛人员要在赛前三个月内逐月提供体检报告。马举卫和战友们的各项指标都正常,唯独心率低于常值,大部分人远小于每分钟40次,而一般成年男性的心率在每分钟60至100次范围内。
“再这样下去就得靠心脏起搏器生活了。”体检时,有医生责问。
“你不知道他们有多辛苦。”负责此次集训的某旅副旅长答道。
处在高负荷、高强度训练环境下的人,比如运动员,心肌的收缩能力强,每分钟心搏次数低,就会出现心率偏低的情况。但相比运动员,集训队员的负荷强度更大,训练频次更紧密。最终,马举卫等12人从200多名队员中脱颖而出,组队前往俄罗斯参赛。
2017年赴俄参赛,前排左二为马举卫
2017年到2018年,马举卫连续参加了两次“厄尔布鲁士之环”国际军事比赛,分别取得综合第三和第二的成绩。虽然比赛时长只有几天,但由于一直都在户外,靠很基础的食物维持所需热量,在高强度消耗体能和脑力的状况下,赛后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到赛前状态。
立于“欧洲之巅”,既是他们比赛的场景,又是赛程最后一阶段的成绩。2018年那次比赛中,当赛程进入最后一个课目,中国队综合排名暂居第三,要想提高一个名次,接下来的课目必须夺得第一才可以。
2018年赴俄参赛,前一持地图者为马举卫
那是一段从海拔2300米处山脚出发,一路负重上坡至山顶的11公里急行军课目。各参赛队成绩取决于每队最后一名队员的到达时长。
“我们计算过,必须超第二名20多分钟才可以。”但比赛至此,不仅所有人的体能已经极大消耗,有的队员还要强忍伤痛。
2018年赴俄参赛,马举卫准备低姿匍匐
在这个过程中,除了以此前的训练做经验和技术支撑,以血性和国家荣誉感做信念支撑,队员们相互之间还需要很强的团队协作力。
“在国内会区分不同的单位,但一来参加比赛,大家都意识到只一个身份:中国军人。”
2小时11分钟40秒59!这是这支中国军人参赛队取得的成绩,远超第二名。令马举卫印象深刻的是,当时56岁的随队翻译官念出成绩后,激动地抱着大家痛哭。
2018年参加某旅组织的凯旋仪式,左五为马举卫
此时,距马举卫退役还有一年多。当这一年他看到新兵中有好苗子时,便心切切地想把自己掌握的都传授给他,那种毫无保留去培养新人的热情,与他在新兵时遇到的老班长陈俊鸿一样。当年,马举卫刚下连就立三等功,除了自己军事能力、身体素质过硬外,也离不开老班长的悉心教导。而这种精神在他这里,再次得到了传承。
入伍那年,马举卫到驻地昌都时是冬天,2019年,他退役回到老家威宁时也是冬天。冬往冬来,辗转8年,他在不断挑战自己中成长、蜕变。
而自退役后,像这次在威宁公安系统轮训期间梦回军营,马举卫已经体验过很多次了。
马举卫退役后,原单位门口张贴事迹展
如今,行为举止间,依然能一眼看出他曾是一名军人,眉眼唇齿间,他依旧流露着在部队被烙印上的纯粹、认真和执着。军人、部队,这些对他来说,不只是一段敢拼、不断突破和充满荣耀的经历,更是深铸内心的记忆,与早已内化在心的传承与精神。
策划 李中迪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董自斌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 曾田
二审 刘娟
三审 王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