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是南茶北销的中转站,聚集着二三十个大大小小的茶城,开在街边的茶叶店更是不计其数。
近日,有茶商向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表示,郑州的部分茶叶实体店或正在经历盈利下滑的压力,记者就此进行了走访调查。
【现状:开三家关一家,茶叶实体店“遇冷”?】
(资料图片)
“小店经营,不敢再有大的投资。”一次失败的开店经历,让君正茶叶河南服务商华紫竹的内心仍心存余悸。
时间的指针拨回到2018年,彼时的华紫竹意气风发,她刚在上一年拿下白茶企业君正茶业的河南代理权,借着白茶火热的东风,也尝到了一些甜头。
华紫竹筹划着未来的宏伟蓝图,在原有一间80多平店铺的基础上,又斥资在文博城拿下了一处上下两层加起来有160平方米的门店。
谁知好景不长,新店的开业非但没有带来理想的收益,反而在经历2年的持续亏损后草草收场,前前后后投入的一百多万元直接打了水漂。
传统茶叶实体店“遇冷”似乎不是个例。在茶叶行业摸爬滚打20年的70后茶人肖婕,平时总能给人一副能量满满的模样,如今她也不得不设法突破当下面临的生意上的“瓶颈”——今年以来的茶叶销售量比4年前同期下降15%,其中白茶销量直接腰斩一半。
而河南本土知名品牌嘉木饮在郑州的7大批发店中,已有2家门店关闭,1家计划今年关闭。
国内头部茶企八马茶业发布的招股书显示,2019年公司新增加盟商209家,淘汰102家,2020年新增195家,淘汰66家,2021年新增238家,淘汰73家,2022年1-9月新增加盟商156家,淘汰62家。拿每年的淘汰数/新增数便可以发现,八马茶叶平均每开3家加盟费店,就有1家店关闭。
华紫竹告诉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为了及时止损,茶叶行业里和她一样由两三家门店,缩减到一家店的例子不在少数。
△茶叶市场中的空铺等待出租
【探因:竞争者分食市场份额,传统茶叶店盈利能力下降】
茶叶实体店闭店率居高不下,其背后的原因究竟是?
嘉木饮负责人表示,闭店的目的是为了优化掉效益不好的门店,从粗放式的管理向精细化转变。
八马招股书解释,有的年份加盟商退出数量较多,主要系随着公司加盟业务不断壮大,公司加盟管理体系全面升级,主动优化客户结构,于当年协商解约了部分不符合管理规定的加盟商。
然而,一个现实问题是当下茶叶实体店正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在采访中,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了解到至少有以下几个问题的存在,致从业者承压而行。
其一,受疫情等影响,茶叶店元气受损。
拿华紫竹为例,文博城店开业2年时间,除去装修、疫情影响等,实际营业时间仅为1年。她谈到,尚处培育期的新店铺还要靠老店输血维持,为了及时止损,只能忍痛关闭。
其二,高端茶叶消费占比在降低。
“原来喝1000元的,现在喝个500元的,原来喝500的,现在改喝200。”一业内人士表示,茶叶消费并非必需品,近年来,因为种种原因不少单位和个人都在缩减不必要的开支,在高端茶叶上的消费量自然大不如前。茶叶商郑书金就曾表示,过去年采购茶叶20万元的地产行业大客户,因行业的不景气,而大幅缩减此项支出。
其三,传统茶叶店吸引力不足,盈利模式单一。
《2022新茶饮研究报告》显示,在新茶饮这个细分行业,约有48.6万家店,连锁化率达到55%,在中国抓住了2亿人的年轻消费群体。和新式茶饮的火热相比,传统茶叶店却多了几分“落寞”。
“茶店相对来说是一个‘封闭’的圈子。”河南省茶艺文化交流协会会长迟奥京告诉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很多人靠着情怀在维系一家店的运营,觉得挣够房租等基本支出就满足了,这样的茶店缺乏抗风险能力,一旦遭遇大的风浪,很可能就面临生存危机。
“传统茶店的盈利模式太单一,没有构建‘1+N’的盈利模型,把赚钱捆绑在了某个模式上,导致该模式如果出问题,茶店会生存艰难甚至无法生存。”中国茶营销情景式培训创始人、畅销书《茶叶应该这样卖》作者、广东省茶叶流通协会商学院副院长戴高诺表示。
最后,入局者增多,竞争日趋白热化。
从铁观音、普洱茶到白茶,每个茶叶品类受追捧的同时,都会引来大批茶商的跟进。
肖婕表示,前几年白茶市场火热,有货不愁卖,现在是有货卖不动,甚至同一区域的代理商还存在大打“价格战”的情况。这背后是自然入局者增多,市场趋于饱和所致。
【尝试:以多功能空间体吸引人流,以终端新中式零售店打开局面】
那茶叶店又该如何提升自身竞争力,走出当下困局呢?
戴高诺表示,市场法则的作用在于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在经历了3年疫情后,茶叶消费也出现了新的变化。他建议茶叶店主积极探索新的经营策略,以低成本高效率为原则,创新营销模式。
从过去的单纯通过门店销售,到建设自有茶园,发展茶文旅,建设茶博物馆,嘉木饮在挖掘茶文化的同时,不断在生产和销售两端延长链条,构建自身“护城河”,其在行业取得的成就让业内外人士都竖起大拇指。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嘉木饮也在不断调整方向。其董事长陈贵斌告诉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在做门店方面曾有两个思路,一是做终端零售,这种模式可复制性强,二是做目前已有的集合批发店的形式,这种店铺面积在上千平方米左右,优势是品类全,但投资大,见效慢,可复制性弱。可综合考量之后,陈贵斌更看好前者。
开放式吧台加标准化的服务,人均消费几十元即可点上一壶原叶茶,嘉木饮在商场开出的第一家终端零售店开门营业已有两个月时间,整体风格上颇有几分中式“星巴克”的味道。而这种模式是否行得通,或许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肖婕的新店正在装修
“老店没有吸引力了。”肖婕在市场的“黄金地段”重新租下了一个280平方米的铺子和200多平方米的仓库。她打算把老店关闭,重新打造出一个集新式茶饮、茶室等为一体的多功能空间体,期翼更多人走进店铺。
而经历打击后的华紫竹则选择暂时偏于一隅,待时机成熟后,再重新出发。
未来茶叶店会走向何方?我们且拭目以待。(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李守/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