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的“高标准”建设是江苏“农业强”的密码之一。据测算,与普通农田相比,高标准农田建成区,土地租金每亩提高100元以上,粮食产量每亩增加50公斤左右,亩均作业成本降低约150元。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约4300万亩高标准农田,占全省耕地面积的65%,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十四五”期间,江苏计划再新建900万亩,改造提升600万亩,确保2025年末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000万亩以上。
防涝抗旱力保粮食稳产高产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近期是春耕春种关键时期,往年村民们都要祈求风调雨顺,今年句容市黄梅街道河桥村村民“豪横”起来。“干旱我们灌溉便利,下雨地里排水方便,土地平整,播种施肥都省事,这高标准农田真是好哩。”村民祝大爷开心地说。
黄梅街道农服中心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黄梅街道2021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位于黄梅街道西侧,东至黄梅河,西至北街桥巷,南到汤水河,北至前唐路,涉及河桥村、石狮村、后莘村三个行政村,耕地面积3100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700亩,辖区总人口1500余人。高标准农田建设主要是对项目区的堤、水、田、林、路进行综合规划整治,沟、渠、涵、闸、桥、站全面配套,通过项目的建设,有效地改善项目区的交通、灌排等制约产业发展的问题。
“沟、渠、路标准化,排灌设施联网化,机械下田有路,种植用水有保障。”该负责人为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该项目区经过改造后,预计每年稻谷产量每亩增收150公斤,总计增收41.2万公斤,增加收入124.5万元;小麦每亩增收80公斤,总计增收11.25万公斤,增加收入25万元。
在南通市通州区育民村,年过七旬的陈大爷同样在为高标准农田建设叫好。陈大爷家有六亩三分地,却分散在几处,农忙时节来回奔波跑坏鞋。村里建设高标准农田后,陈大爷的6亩多地参加了土地流转,每亩可获得800元的租金,老人身子骨还硬朗,偶尔去帮人干点农活,还有一笔收入。
南通在全省率先提出整体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示范工程,南通的做法和经验先后被农业农村部和江苏省政府向全国、全省推广,越来越多的南通农人受益其中。南通市委农办主任,南通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朱进华介绍,高标准农田里产出“真金白银”:2021年南通建成35万亩高标准农田,亩均降低种田成本40元,土地流转率已超过65%,土地流转租金平均增加200元/亩/年,农民人均增加收入700-800元/年,村集体获得溢出土地流转收益20万元/年。
降本增效助推农业现代化
在南京市浦口区桥林街道高标准农田项目现场,一畦畦新修的农田整齐划一,一条现代农业发展走廊已见雏形。记者了解到,该项目是浦口区连片面积最大的一处高标准农田项目,共4248亩,目前已完成主体工程的90%以上。
“田成方、路成网、渠成行,以后我们就不是‘小打小闹’,可以引入更多的大型农业机械,灌溉、施肥、播种的成本都会降低。”桥林街道种粮大户马先生告诉记者,高标准农田自然要“高标准操作”。
在徐州市铜山区张集镇店东村优质稻麦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种植大户李浩望着大片大片绿油油的麦田,心情甚好。“农田标准高,带动了种植的全程机械化。”李浩介绍,大型机械直接开进田头,全程实现机械化,最忙的时候,也只要雇十几个人就够了。近几年,他购置了多台大型农机,购买又有不菲的补助费,这进一步激发了他的种粮积极性。
高标准农田建设也吸引了更多新品种和新种植模式率先推广和示范。日前,溧阳市南渡镇庆丰村的农田里,各类农业机械在有序劳作,田地里见不到几位工作人员。“高标准农田建设,让我们用上了更多好种子,产生了更大的经济效益。”溧阳市岁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林松告诉记者,借助高标准农田,公司的3200亩水稻成为省农科院南粳46标准化种植基地、亚夫科技服务工作站所在地。“每年收获季节,好多米厂的卡车在我公司门口排队,等着拉我的稻谷。”王林松表示,在专家团队技术支撑下,以南粳46品种为基础,去年该公司试种了300亩有机富硒锌极品稻,迎合市场上消费者吃好吃健康的理念。
徐州铜山通过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生态种养结合,小麦、水稻和玉米三大主粮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稻麦精确定量栽培、肥料减量增效、病虫草害绿色防控、全程机械化等技术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大面积推广,实现了高标准农田的可持续稳产。
打造高标准农田“升级版”
江苏高标准农田建设脚步未歇,依然在“优化升级”。2021年10月,全省5000万亩高标准农田暨农村水利建设现场推进会在海门召开,为今后一段时期的全省高标准农田和农村水利建设工作任务做好准备。2022年1月,省政府批复《江苏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全省建设高标准农田1500万亩,其中新增建设900万亩、改造提升600万亩,到2025年全省累计建成5000万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高标准农田。规划把亩均粮食产能1000公斤作为核心指标,强调各地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按照新建亩均财政投资标准不低于3000元、改造提升亩均财政投资标准不低于2000元的要求,足额落实分担资金,强化建设进度和质量管理,提升建设成效。
以全省规划为指引,各设区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或目标也陆续出炉。《徐州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提出,到2030年,全市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474万亩,发展高效节水灌溉25.5万亩,总投资104.08亿元。南通提出,大力实施“十项工程”,全面打造高标准农田“2.0版本”。朱进华透露,“十四五”南通将实现高标准农田行政村“全覆盖”和“吨粮田”目标。
记者注意到,江苏今年高标准农田建设强化数量、质量、生态一体化建设,着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宜机化、规模化、生态化,努力打造精品工程。近年来,由于化肥的大量施用,种植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凸显。江苏积极探索种植业面源污染治理有效模式,省农业农村厅在2021年度高标准农田项目中提出了每个设区市开展一个生态农田试点的工作要求,按照农田“肥水不下河、退水不直排、养分循环用”的思路,积极探索开展农田灌排系统生态化改造,推进农田退水养分循环利用。随着种植业规模化发展,江苏省积极开展规模化农田灌溉区退水监测,为种植业面源污染精细化监管奠定基础。去年,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重点针对下游国考断面水质较差、汛期水质波动明显的典型规模化灌区进行现场调研,明确农田退水监控断面和监测要求,联合13个驻市环境监测中心共同开展农田退水水质监测。(江苏经济报记者 耿文博 朱梦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