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彗星带来了水。”肖龙解释说,彗星中含有大量的水冰,当其撞击月面后,绝大部分水冰都蒸发逃逸了,但还有一部分可能混入月壤中,保存了下来。

“当然也不排除原始月壤中就含有部分的水。”肖龙补充道,前人对阿波罗月球样品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一些矿物中发现了少量的水,它们可能是来自月球内部原始的水,只不过含量极低。

目前关于月表水的来源,普遍认为有3种可能。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平劲松总结,第一种是外来说,即由太阳风和陨石带来的,这是因为从遥感数据和月球样品分析数据来看,月壤表层的水(羟基)含量比深层要高;第二种是内生说,即水是月球内部排放出来的,这是固体岩石行星水来源的最通常情况;第三种则认为月球上的水是由彗星类天体从太阳系外缘带来的天然水。

相比月壤120ppm的水含量,岩石中的水含量为180ppm。那么岩石比月壤多出来的水,又来自哪里?研究人员推测,多出来的水可能是月球内部的水。

黄少鹏也认为,多出来的水可能来自月球内部。这是因为上述文章报告的测量对象,是一块由于陨石撞击挖掘溅射出来的岩石,形成于月球深部,而且这块岩石上有疑似喷气孔,它的含水量比其周边的月壤高,这就为月表水的内生说提供了有力证据。

此项研究成果意义非凡

证实月球上存在水,并估算水的具体含量,对于建设“月球科研站”等至关重要。那么这次发现的水,可以为人类所用吗?

平劲松表示,岩石结晶水、表面水分子或羟基、表面一定深度下的水冰、更深处存在的液体水层、深部岩石缝隙里的液态水等,都可能是月球上水的存在形态。

与普遍意义上的液态水不同,“这次光谱仪探测到的‘水’,指的是矿物里的水分子或者羟基,在一定条件下才能转化为我们熟悉的水。”林红磊解释道。

肖龙解释说,水一般是自由态的,容易被分离和提取出来,稍微加热就可以让水蒸发出来。而羟基的提取难度就大得多了,它们基本存在于矿物内部,与其他原子紧密结合在一起,需要破坏矿物的结构之后,才能被分离出来,实用性自然没办法与水相比。以目前月球光谱遥感数据波段的覆盖范围,还无法区分这两种存在形式。

“而且月球矿物里无论是水分子还是羟基,目前都还没有直接的应用价值。”黄少鹏说,试想把1吨的石头“吃干榨净”,得到的水或羟基也只够装满1个小型白酒瓶(125毫升),而且这项艰巨的任务还得在月球上完成。

但即便如此,黄少鹏也指出“这项成果具有重大科学意义”。他说,水是生命之源,此前科学家都是通过遥感卫星或采回的月球样品探测到水,而这是第一次在月球现场实时“看”到了水;此外,这项研究提供了内生月表水存在的重要证据,从而指明了探测月球水资源的一个重要方向;最后,水在月球、地球以及行星演化中具有重要作用,这项成果对于研究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作者:唐芳)

上一页 2/2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