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关于开展本市2022年度碳排放配额有偿竞价发放的通告》,按照《通告》,2022年有偿竞价发放的碳排放配额数量为150万吨,相比2021年有偿竞价发放的碳排放配额,减少了50万吨。
2021年度碳排放配额:
(资料图片)
竞价底价为《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做好2022年本市重点碳排放单位管理和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京环发〔2022〕7号)发布日2022年4月28日至本通告发布日期间所有交易日公开交易成交的本市碳排放配额加权平均价的1.2倍。底价为117.54元每吨,最高申报价格为150元/吨,是当时全国碳市场价格的2倍。
2022年度碳排放配额:
本次有偿竞价发放采用单轮竞价的方式。竞价底价为2022年12月1日-2023年6月21日期间所有交易日公开交易成交的本市碳排放配额加权平均价。据北京绿色交易所7月3日发布的《北京绿色交易所有限公司关于开展北京市2022年度碳排放配额有偿竞价发放的通知》,底价为98.73元/吨。
中国目标在2030年以前,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并实现碳达峰。随着相关政策框架逐步搭建和完善,包括房地产在内的许多行业都已经感受到国家宏观双碳目标对自身项目经营运行的直接、切实的影响。从 2020年开始,碳排放核查、配额发放等相关政策举措和操作要求都在走向从严、从紧。碳排放权已经成为一种稀缺的资源。
房地产企业减碳的压力逐步加大
随着中国2030年碳达峰目标的日益迫近,控制碳排放、探索碳减排成为全社会各行各业的关注重点,碳排放权也成为了全新的生产要素。这期间,市场和行业必然将面临碳排放相关监管政策大幅收紧、实施条例加速细化和落地的过程。全球碳排放量占比近40%的房地产行业更是首当其冲,转型之路迫在眉睫。
不论是开发商、投资人还是房地产都亟需在这个紧迫的时间窗口期内,充分理解政策规范,寻求高效、可落地的“碳”解决方案,适应“双碳”时代的新常态。政策监管收紧及行政处罚的强化已经成为不可逆的趋势,最先行动的企业有望获得先发优势。
相关阅读:重大处罚!超额碳排放,未按时履约,忽视碳管理代价越来越高
大数据助力建筑走向碳中和
6月29日,友绿CEO、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低碳健康地产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黄俊鹏博士在 “第二届低碳健康地产协同创新发展论坛”上发布并解读了《友绿碳云建筑碳中和大数据白皮书》。
友绿碳云是友绿在数千个在建和运营建筑项目碳排放大数据和数万条建材碳排放因子数据库的基础上,将自身在房地产建筑业开展碳管理业务的实践经验,总结提炼而成的面向大型集团企业和园区的碳管理云服务平台。
友绿碳云的建筑碳排放大数据结合友绿网的行业大数据,可用于碳排放趋势预测、碳达峰时间推断、碳中和技术路径分析、碳中和成本优化,并可通过AI模型消除人为干扰,提高建筑能耗预测和碳排放预测的可靠性。
关于大数据与碳管理之间的关系,黄博士认为,大数据是人工智能的源泉。ChatGPT通过大数据去训练大模型,通过大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隐藏的模式和趋势,从而为创新提供洞察和指导。由此可见,大数据是训练大模型的原材料,是神经网络“涌现”智能的基础。
碳资产的本质是数据资产。碳商品化的关键在于基线的制定,基线制定靠大数据;碳资产所表征的碳排放权需要折算为二氧化碳当量值,即度量温室效应的基本单位作为计量的标准和依据,从形式上体现为数字资产。
减排技术的成本决定着市场碳价:如果企业减排成本低于碳交易市场价时,企业会选择减排,减排产生的份额可以卖出从而获得盈利;当企业减排成本高于碳市场价时,会选择在碳市场上向拥有配额的政府、企业、或其他市场主体进行购买,以完成政府下达的减排量目标。若未足量购买配额以覆盖其实际排放量则面临高价罚款。
友绿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建筑碳中和大数据服务架构。黄博士结合实际案例和大量数据分析详细讲解了友绿碳云的五大应用场景:政策趋势判断、碳排放强度基线制定、产品研发创新、交易策略优化和高效碳资产管理。
在政策趋势判断方面,黄博士认为目前双碳引导性政策框架已建立,限制性政策亟待落地实施。“双碳”行动的目标不是简单的节能降耗,核心是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脱钩”,实现高质量发展。企业和机构是落实双碳政策的责任主体。
在碳排放强度基线制定方面,通过对友绿碳云平台上,总部分别位于北京、上海和深圳的5家大型房地产企业3217个项目,近200多万条建造阶段(2020-2021年)和运行阶段(2020-2022年)高颗粒度、真实、有效碳排放数据的统计分析,友绿总结出住宅、商业、办公、酒店、学校、医院和机关等七类建筑的隐含碳排放面积强度和运行碳排放面积强度的分布范围、排放特征。
以酒店类建筑为例,友绿发现:随着酒店星级的提高,单位建筑面积碳排放越低,单位营收碳排放越低,单位出租间天数排放量越高,燃气等造成的直接碳排放占比越高。而对购物中心而言,电力碳排放是购物中心主要排放源,租户碳排放占整个购物中心碳排放70%左右、公区占30%,购物中心中餐营业全电厨房的比例已超过70%。
在零碳技术研发创新方面,黄博士认为大多数零碳建筑技术尚不成熟。再电气化是目前建筑运行零排放最可行的技术路径,而建筑隐含碳则是真正实现零碳建筑的最后一公里。
低碳建筑的设计应以全生命周期动态碳排放计算为基础,静态计算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对于早期设计优化效率有意义,但对于建筑碳资产的形成无实际意义,甚至高估建筑碳排放,误导行业。
在企业碳管理方面,黄博士认为目前“低碳”已成为房企融资的关键因素,是提升企业ESG绩效的关键路径之一。因当前碳价远低于减排技术的成本,应鼓励非控排企业成为核证减排量CER的买家,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碳中和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房地产企业由于自身在行业的“链长”地位,其碳中和行动将带动建筑全产业链的低碳转型。
针对目前企业碳排放信息披露质量堪忧的现状和薄弱的碳管理能力,黄博士提出提高企业“碳商”的5个锦囊。企业可以通过碳盘查、依据行业权威标准开展碳中和规划工作、对隐含碳进行管控和评级、建设碳资产管理系统、开展零碳建筑/碳中和建筑试点示范等方式提升“碳商”,建立在低碳时代的关键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