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长安街一直往西20多公里,在青松翠柏掩映的翠微山南麓,藏着一座近600年历史的寺庙,名为法海。 

但此法海与白娘子传说并无丝毫关联,而是一位名叫李童的明朝太监,倾尽其为四朝皇帝服务所得的赏赐,再加上多方募集,修建的一座“伽蓝七堂式”汉地寺院。寺院建成时,明英宗朱祁镇赐额“敕赐法海禅寺”。


【资料图】

建造寺院时,李童请来当朝“工部营缮所”中最厉害的宫廷画士宛福清等人,在寺院大殿采用古代传统技艺进行创作,为后人留下了十铺代表明代最高水平的壁画,总面积达236.75平方米,与甘肃敦煌石窟、山西芮城永乐宫壁画一道被称为中国壁画艺术的瑰宝。 

此番,借2023服贸会举办之机,法海寺真迹首次开放夜游,并与年初新落成的北京法海寺壁画艺术馆一道,联袂为市民游客献上一道壁画艺术盛筵。

保护性开放限制参观

“难约。”

“蹲着点抢都未必能抢到门票。”

“非常值得一看,体验感非常好。”

……

打开某点评平台,众多曾经在法海寺留下脚印的参观者都不约而同地提醒后来者:想要看上壁画真迹,不容易!

夜幕中的法海寺

这些壁画真迹均“藏”于法海寺的大殿之中。“十铺”壁画共绘有男女老幼、佛神菩萨等77个人物,以及狮虎象狐等神情温顺的神兽,姿态各异。这些壁画采用了花青、藤黄、胭脂、朱砂、石绿、石青等珍贵颜料,并通过“描金”和“沥粉贴金”的技艺,让画面既有浮雕的立体感,又在光的照射下呈现出金碧辉煌的效果,极尽华美。 

除了用料讲究,法海寺壁画的线条运用也是一绝。比如三大士的坐骑金毛犼、青狮、六牙白象,运用到的线条就有蘸笔描、钉头鼠尾描、兰叶描、铁线描等多种笔法。又比如“镇殿之宝”“水月观音”像,画中观音身披白纱,纱衣图案由六菱花拼接而成,每个花瓣均由48根金线组成,细如蛛丝、薄如蝉翼,令人叫绝。

“壁画虽好,但保护很难,水汽、二氧化碳、光线等元素均会影响壁画的保存,所以只能通过限制参观人数的方式进行保护性开放。”法海寺壁画艺术馆馆长刘晓波介绍。

一次15人,一场30分钟,每天预约上限200人,多年来,北京法海寺成为文博爱好者心中最难约的参观地之一。

数字化复原拓展观展方式

来到翠微山下,想看壁画而不得的情况终于在今年初得到缓解——法海寺壁画艺术馆于今年初开放,馆内通过4K巨型显示屏、360度立体环绕落地球幕等数字化技术将法海寺殿内的壁画真迹复原,并让参观者可以近距离感受和触摸壁画技艺的精巧之感。

艺术馆中的问题墙

法海寺壁画艺术馆由接待大厅、序厅、壁画厅、球幕厅、复原厅、尾厅组成,分为上下两层,一层包含展示交流、文创售卖及咖啡休闲空间以及问题墙。观众们可以带着问题墙上诸如“你知道鬼子母身上穿了多少层衣服?”“你知道法海寺出现的49种法器都叫什么”等问题进入负一层寻找答案。 

在负一层,记者仿佛置身于玄幻空间,壁画中的人物、绘画细节均通过数字技术逼真复现:小到人物头上的发丝、动物眼中的虹膜,大到整幅壁画墙体,均能清晰地一一呈现于眼前。

数字技术展现壁画细节

艺术馆内的数字化复原不仅仅是光影秀,而是让壁画“活”了过来。“比如说问题墙上关于鬼子母的问题,负一层展厅内就通过数字技术一层层地将鬼子母穿着的十几件衣服打开,让观众看到里面每一件衣服及其起源与流变。”刘晓波表示。

放大、拉进局部细节,逐项介绍壁画内容。记者亲历感到,若要耐心看完艺术馆内的每一处细节,至少需要4个小时。

除了法海寺内壁画本身,艺术馆还引入国内外近百个文物、石窟资料,与法海寺壁画进行横向对比,让观众更加清晰直观地了解法海寺壁画的来源与影响。“比如,通过我们的讲解,观众们可以了解到,法海寺壁画与日本浮世绘同源,均源于明代浙派技艺。”刘晓波说。 

在艺术馆出口,记者看到这样一句话:“了解法海寺,保护法海寺,宣传法海寺,传承法海寺,那么,我们每一个都是法海寺的发现者。” 

现在,为了让更多人一起成为法海寺的发现者,相关部门在8月31日至9月10日期间首次开放法海寺夜游项目,分为18时、18时50分和19时30分三个时段,并推出法海寺壁画艺术馆优惠票,让更多人可以享受到这一席深藏于北京西部的艺术文化盛筵。

“老祖宗的好宝贝需要我们大家一起来了解和守护。”刘晓波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