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新京报讯(记者张璐)2023年8月15日是我国首个全国生态日,生态环境部和科学技术部公布第八批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名单,国家植物园(北园)获评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
国家植物园位于北京西山地区,是以开展植物迁地保护、科学研究为主,兼具科学传播、园林园艺展示和生态休闲等功能的综合性场所,是国家植物多样性保护基地。园内有浅山、林地、沟谷、溪流、河滩、人工湖泊等多种环境类型,生态环境良好,生物多样性种类丰富。
目前国家植物园共收集各类植物1.7万余种(含种下单元),其中珍稀濒危植物超过1000种,数量和水平全国领先,处于世界前列。国家植物园(北园)记录哺乳类、两栖类、爬行类动物40余种,鸟类200余种,昆虫1500余种。2022年开展的野生动物调查中,时隔百年再次发现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斑羚在此区域的身影。
国家植物园持续开展彩化植物研究推广工作,彩色针叶树蓝云杉目前已可以实现大规模育种,在全北京范围推广应用,为首都增彩延绿提供了优良树种。除了蓝云杉外,国家植物园已成功引种来自世界各地的云杉24种,占全球一半以上,完成3个云杉新品种的选育。近年来培育了海棠、云杉、月季、玉簪等30余个新优植物品种,让游客春天能看到更多的花、秋天看到更多的彩叶、冬天看到更多的绿色。
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国家植物园开展植物与人类生活主题展、植物科学画展和极小种群珍稀植物图片展等多种科普展览,“专家带您识花草”“线上云科普”“中小学校外教育培训”多项科普活动,传播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今年7月以来打造生物多样性科学文化论坛《万物共生大讲堂》,通过邀请植物、动物、生物多样性研究等方面的专家,向公众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全景式展现、立体式还原中国悠久的植物科学文明和灿烂的生物多样性文化。
编辑 唐峥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