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Huidi

每次写稿遇到瓶颈,我就会放下笔,钻进北京人艺博物馆寻找灵感,总会有意外收获。


(资料图)

譬如这封来自1982年的信,算起来这位“小朋友”如今也有40来岁了。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公公、伯伯、叔叔、阿姨们:

您们好!爸爸妈妈带我去看了你们来贵阳演出的《蔡文姬》,我喜欢极了,我画了一张狄辛阿姨演的蔡文姬在操琴的画和一张童超公公演的左贤王,送给你们。

向你们问好!

贵阳小朋友钱银铃(六岁)

一九八二年十一月

再翻翻最近的读者留言,眼见着又一代年轻的观众从剧场“小白”到认定爱上戏剧这门艺术,为这样的传承而感动:

说起来还是去年8月5日,朋友偶然问:“你知道有部戏叫《哗变》吗?挺好看的。”我才第一次听说北京人艺的名字。在此之前,我看过两部国话的戏剧,已对这种艺术形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看完《哗变》(1988版)那晚,我认定我会爱这种艺术,随时随地,一生。

终于我有机会来看一场戏。这座我向往了一年的殿堂,就这样立在我面前。千言万语来不及写了,最后留一句最触动我的话:

“戏剧就是回故乡,台上台下是乡亲。”

这份热爱在我高二的夏天生根。它会一直生长下去。

2023年8月3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