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北京进入从聚集资源求增长到疏解功能谋发展的新阶段,文化建设作为重要引擎和增长极,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更加迫切。在全媒体时代,如何让艺术文明活在当代,让灿烂文化影响未来,是每一位媒体人以及从事文化传承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齐白石的《花鸟四圆》、许麟庐的《菊花雄鸡》、黄永玉的《万荷堂花》、宋滌的《天路》……8月8日,一场汇聚了中国近现代、当代50名艺术家的画展,在北京东单新闻大战艺术馆开启。

这场由北京商报社主办、名为“美在传承·弦歌不辍”的艺术精品展,缘起于中国书画名人堂成立十七周年和新闻大厦艺术馆十年重装启航,也是疫情三年以来,中国书画名人堂首次在线下开展。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汇聚:以报道中国知名艺术家为己任

作为北京商报社长期致力打造的高端文化品牌,中国书画名人堂在过去的17年里紧紧围绕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创新与发展作为价值体系,以报道当今最顶级、最具影响力、最具权威性的书画艺术家为己任,推出了包括许麟卢、李苦禅、吴冠中、韩美林、黄永玉等在内数百位名家专访,走进他们的生活,倾听创作体验,感受艺术的无穷魅力。 

当天开幕的艺术展,精选了中国书画名人堂成立十七年以来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书画大师和名家经典之作:齐白石、李苦禅、许麟庐、李可染、黄永玉、吴冠中、宋滌、韩美林等五十位书画大家的经典之作汇聚于此。

著名彩墨画大师、清华大学美术美院教授宋滌表示,作为一家财经媒体,北京商报能够在17年前推出中国书画名人堂专栏,具有开创性,坚持17年实属不易。书画名人堂弘扬了书画艺术,丰富首都大众的文化精神生活,通过对老中青艺术家的报道,记录了中国书画文化的传承、创新及发展。它跨越时间、跨越空间,为不同年代、不同背景的书画家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

“过去的十七年间,中国书画名人堂推出了很多优秀的艺术报道,产生了很好的行业影响力,这与北京商报的传媒平台和中国书画名人堂团队的工作努力是密不可分的。” 荣宝拍卖原总经理、书画家王鸿勋表示,借助中国名人堂,北京商报在文化领域占据了独特的定位,吸引了当代不少优秀艺术家的关注,同时为优秀艺术的推广产生了助推作用。 

许麟庐之子、收藏家、书画家许化迟认为,《中国书画名人堂》给众多的书画爱好者提供了很好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可以了解、梳理、回顾当代书画大家的创作动态及成长的历程,能观赏到像齐白石、许麟庐、吴冠中等重量级的艺术臻品。对读者来说,这是一种视觉和精神上的享受,既能舒缓情绪、陶冶情操,又传播了优秀的书画文化艺术。

齐白石孙女、花鸟画家齐慧娟表示,中国书画名人堂在报道当代画坛大家名家的同时,还关注中青年艺术家的创作动态,真实及时地反映书画界、艺术品市场的动向。中国书画名人堂积极参与中外文化交流推广,使得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观众近距离的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传承,感受到了书画艺术独特的审美表达。

传承:艺术文明活在当代 灿烂文化影响未来

当北京进入从聚集资源求增长到疏解功能谋发展的新阶段,文化建设作为重要引擎和增长极,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更加迫切。

北京商报社社长兼总编辑李波涛表示,北京商报多年来深耕文化艺术报道,希望在商业世界的理性和艺术世界的感性中发掘社会和人性的真善美。把中国书画名人堂和新闻艺术馆的办成连接传统和现代、平衡商业和艺术、沟通信息和情感,增强美好和信任的港湾。

中国经济传媒协会会长赵健寄语,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北京商报作为活跃在北京的区域经济媒体,以在商言商为主业,以传媒和深蓝媒体智库为支撑,助推北京商业高质量发展,创立的中国书画名人堂活动,借媒体传播之力,推广宣传中国文化,折射出北京商报重视文化传承,增强文化自信的担当和能力。在赵健看来,全媒体时代,技术的快速迭代让传播方式瞬息万变,在此背景下如果更好地让艺术文明活在当代,让灿烂的文化影响未来,是每一位媒体人以及从事文化传承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续航:打通商业与文化的交流

在艺术展当天,从《北京商报》数百期书画报道版面中甄选出的26块精品版面一并呈现,全面复盘了中国书画名人堂17年来的成长历程。

在北京服装学院教授、书画家翟鹰看来,中国书画名人堂以媒体的责任担当宣传推出真正的中国传统文化。在经济复苏的情况下,名人堂的文化艺术报道不仅满足了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也彰显了媒体在北京文化中心建设过程中的社会责任。对于文化艺术报道的重视,展现了北京商报在商业与文化上的理念追求。

娄师白弟子、书画家吴伟成也认为,中国书画名人堂成立17年间,弘扬发展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架起了文化艺术与商界融通的桥梁,维护着文化脉络的延续。 

未来一个月里,北京商报旗下深蓝智库将举办以《续航》为主题的系列论坛,学者、专家、企业家、艺术家,将共同围绕新时代背景下的经济、商业、艺术、科技、传媒话题,探讨新发展格局下的社会经济“续航”命题。

北京商报记者 隋永刚/文 张笑嫣/摄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