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企服务三级体系等改革全国领先,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惠企政策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改革全市领先……在此前12项“放管服”举措全市推广的基础上,亦庄营商改革的“试验田”再升级。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北京经开区近日发布《深化改革创新打造营商环境综合示范区工作方案》,提出97项改革举措,其中有29项为先行先试,明确将把经开区打造成为营商环境综合改革创新示范区。
“一业一证”试点范围将延伸
两年前,位于亦庄的尚亦城智慧融媒公司法定代表人陈军拿到本市首张综合许可证。这次“一业一证”的实现,让企业从至少跑4次变成最多跑1次、申报材料从39份减少到21份、办理时间从25.5个工作日缩短为5个工作日。
创新举措正持续更新中。“北京营商6.0版改革方案将经开区确定为营商环境综合改革创新示范区。”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说。方案分为六大主要任务,首先是营造充满活力的市场环境。其中明确,深化“一业一证”改革,探索将试点范围向生产性服务领域延伸,不断扩展企业自主选择办理事项范围。
不仅如此,亦庄首推的“首席审批师”改革将继续在工程建设和准入准营两大领域扩大办理事项范围,提高审批效率;还将建立标准化地址数据库,企业无需提交住所证明材料,即可办理营业执照或相关许可证件;简化个体工商户变更企业手续,变更后企业原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事项保持不变,保障企业持续经营。
亦庄的产业项目多,投资建设的审批效率也备受期待。根据方案,经开区将明确新建工业项目规划指标等全过程审核要点,减少企业跑动次数;推广社会投资工业项目“拿地即可开工”机制;提高以承诺制方式开工项目比例;精简会议审议和专家审查次数,压减办理时限。
年内“小巨人”突破100家
按照计划,亦庄将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家,年内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突破100家,加快推动形成创新梯队“雁阵式”发展格局。
创新“雁阵”能不能飞起来,取决于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环境,更考验政府推出精准配套政策的能力。为此,经开区在这份方案中明确,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加快建设标杆孵化器,加强与国家实验室合作,推动研究成果加速转化。
金融支持方面,将围绕四大主导产业及新兴产业推动设立若干专项基金及市场化子基金,加大力度支持高精尖产业发展;通过引导基金、股权基金等多种方式加大对种子期、初创期科创企业投资力度,提升科技企业研发创新活力。
人才磁场吸引力方面,将集中优质资源为人才创新创业搭建高能级平台,加大对用人单位引进急需紧缺人才的支持力度,加快聚集一流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构建高精尖产业人才雁阵,加强高技能领军人才工作室等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积极培育卓越工程师。
“跨省通办”将增20个事项
对于企业和市民关心的政务服务,方案提出将围绕企业办事的关键、高频、疑难环节,推出一批跨部门的“一件事一次办”事项,推动政务服务向街道、亦企服务港赋权赋能,实现政务服务就近办。同时,进一步拓展“跨省通办”事项范围,年内在京津冀经开区层面新增20个“跨省通办”事项。
尤其在企业常打交道的纳税服务方面,将升级完善智慧办税服务厅,为纳税人提供24小时智慧服务;利用税收大数据分析纳税人涉税需求和风险点,主动精准推送适配政策,帮助纳税人解决实际问题。
一批政策“礼包”也在路上。经开区年内将出台15项促进产业发展支持政策,助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集群;深化自动驾驶领域政策创新和场景应用,出台面向乘用车、重型卡车、巴士等车型的测试运营管理政策。
“今年经开区将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产业项目落地保障、区域协同创新发展、国际化水平提升等方面重点发力,打造营商环境改革创新新示范。”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保证各项改革举措落地实施,方案还配套了“最后一公里”专项行动,细化任务分工和时间节点,开展“局处长走流程”和常态化暗访调研,推进办事流程优化和困难问题解决,提升企业获得感。
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曹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