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李博 邓伟
下午4点,北京室外温度39℃。地铁苏州桥站B口外,车流掀起滚滚热浪。哈啰单车运维工刘进善骑着电动三轮车,寻找街上“落单”的共享单车。
下午最热,可刘进善和同事们,就得趁着用车比较少的这段时间,按照定位指引,走街串巷,把“闲置”在城市犄角旮旯的共享单车找出来,运送到活跃度高的地方,以便晚高峰时市民使用。
“别看都在地图上标着,但找出一辆可得费不少工夫。”刘进善驾驶着电动三轮,朝着标记的方向前行。到达第一个标记点附近,刘进善按下手机上的“响铃”键,仔细听着路边的动静。顺着“嘀哩嘀哩”的响声,刘进善在花坛后找到了单车。
刘进善拿出手机,扫码解锁,双手抬起单车,放到了三轮车的车斗里,码放整齐。这一抬一搬间,本来骑车时吹干的汗又从刘进善脸上涌出来,痒得他用手在脸上抹了一把。刘进善又看了看手机,继续朝着下一个定位点骑去。一个小时,刘进善就收集了7辆“闲置车”。到了活跃点位之后,刘进善将这些单车一一卸下,抬到路边的便道上,推进停车区。擦去把手和座椅上的灰尘,撕下车筐上的小广告。一辆单车十几公斤,搬上搬下,刘进善头上的汗顺着脸颊往脖领里淌,汗衫前胸和后背立即形成深浅分界线。
炎热的天气里,刘进善依旧穿着长裤,戴着套袖,全身上下捂得严严实实。“最开始干的时候没有经验,穿着短袖就上街了。暴晒一天,两条胳膊全脱皮了。”刘进善说,比起热,晒爆皮的滋味更难受。
刘进善在北京干共享单车运维工已经5年了,人黑了,也瘦了。他觉得辛苦却也值得,“现在北京骑行的人越来越多,我们把单车送到人们的身边,方便了大家使用。”刘进善问记者,“您说,咱这工作是不是也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