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东方网记者董俊成、卞英豪、单珊3月4日报道:今日下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开启首场“委员通道”。有记者提问,当前旅游业发展呈现怎样的特征?如何看待旅游业发展的趋势?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主任戴斌表示,旅游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刚刚过去的春节,有一组数据在网上刷屏:国内出游人数达到3.08亿人次,创造了3758亿的旅游收入,旅游业再次迎来了开门红。从大江南北到长城内外,到处都是旅游的人,领略山河壮美、领悟文化的魅力。
2月6日,有20多个出境旅游首发团,在印尼、泰国、菲律宾受到了热情接待。前不久,中国和马尔代夫签署了互免签证的协议。目前,我国已经与150多个国家签署了互免签证的协议,中国护照的含金量越来越高,说走就走的旅游目的地越来越多。
戴斌介绍,从1999年的国庆黄金周开始,特别是过去新时代的十年,中国正在加速进入大众旅游的新阶段。2019年,我国国内出游超过60亿人次,还有1亿多的出境游人次,可以说旅游已经进入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随着“十四五”规划的落实和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优化,我们贯彻党的二十大的部署落实,我们推动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旅游业振兴发展的前景一定会更加广阔。
戴斌说,相对于这些宏观的数据,我们更关注小镇旅行家的故事。有一位来自广东的小伙子,在20岁过生日的时候,奖励了自己生平第一张机票,独自从深圳飞往昆明,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大学四年一边打工、一遍用寒暑假,去青甘线环游、去青海湖骑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断地丰富自己提升自己,正在成为当代年轻人的全新选择。随着00后的入场和适老化的加速,中国的旅游正在进入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时代,红色旅游蓬勃兴旺,乡村旅游方兴未艾,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共享美好新生活。
旅游是展示文明的窗口,体现了一个国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水平。我国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也拥有非常完善的基础设施,还有绿色智慧的出行服务。戴斌委员表示,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家门,从黄山到黄河,去欣赏山河壮丽的中国;从诗经到红楼梦,读懂风雅多姿的中国;从大兴机场到港珠澳大桥,去见证民族复兴的中国;从广场舞到自驾游,去感受人民幸福的中国。很快,亚运会就将在杭州召开。希望世界各国的友人,和我们一起见证活力四射的中国。
最后,戴斌说:“我有一个梦想,希望不同地域、不同肤色、不同文明的人,能在这颗蓝色的星球上相互往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信心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