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北京市朝阳区高井村在白家楼文化公园举行学雷锋日志愿活动,面向全体村民,志愿者们设置了义务理发、修理自行车、法律咨询、体测义诊等12个义务项目,高井党总支委员、白家楼党支部书记庞文霞说:“志愿活动本质上就是一种爱的传递,我们将继续发扬雷锋志愿精神,建设更美更和谐的高井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3月3日,北京市朝阳区高井村在白家楼文化公园举行学雷锋日志愿活动。新京报记者 陈璐 摄

按需设岗,满足村民生活需要

白家楼村是朝阳区高井村下属的自然村。庞文霞介绍,本次设置的12个义务项目,均根据村民日常生活需要设计。“比如修理自行车,村里楼房与停车位的距离步行的话比较远,因为电动车不允许进村,所以村民基本每户都有一辆自行车代步,日常使用率高。”

刘大爷今年67岁,是白家楼村志愿服务队的队员,在之前有过修理自行车的经历,便自告奋勇参加。活动现场,刘大爷的义务修车摊前停了不少辆自行车,固定车篮,换换车轴,他说:“我有这个技术,既然大家有需要,我就来服务。”

志愿服务队队员为村民的自行车固定车篮。新京报记者 陈璐 摄

修车摊不远处的“磨菜刀”摊子,同样受村民欢迎。“过去,磨剪子磨菜刀的手艺人走街串巷地干活,现在环境好了,这项服务渐渐没有了,应小区村民的需求,我们就试图找了找,纳入到志愿服务中。”

今年80岁的吴奶奶,从自家拿着菜刀在摊子前排队,她说,磨好的菜刀锋利又好用。“村里的活动很好,不用跑远就能享受到服务,心里很高兴。”

志愿者现场为村民磨菜刀。新京报记者 陈璐 摄

配合知识宣传,提升村民素养

环境卫生宣传摊位上,志愿者正在整理准备发放的宣传册。新京报记者 陈璐 摄

环境卫生宣传摊位上,摆放着图文两种版本的垃圾分类信息表,文字方便村民记录,图片版则辅助村民识别日常生活中的垃圾。庞文霞说:“白家楼村村民的环保意识强,村里的垃圾分类也做得很好。”

活动现场,志愿者为老人理发。新京报记者 陈璐 摄

2013年,高井村整合辖区资源,成立高井微米志愿者联盟,将分散的志愿者队伍联合起来,把多支志愿者队伍的力量凝聚起来。2022年,高井白家楼进行力量整合,成立志愿服务队,围绕疫情防控、重大活动保障、环境卫生大扫除、义务刷树等活动,践行志愿精神。村民志愿者衡桂兰说:“每一个志愿者都是一个微小的米粒,却能凝聚出强大的力量。这份志愿工作,是文明村庄的传承和责任,我们有责任团结互助。”

前来进行法律咨询的村民。新京报记者 陈璐 摄

庞文霞介绍,高井白家楼村大概有3000常住人口,村内五六十岁的老年人精力比较充沛,正好可以介入到这样的志愿服务中。“虽然都是点滴小事,但都是为了村民生活方便,也让大家形成志愿意识,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风尚。”

新京报记者 陈璐

编辑 唐峥 校对 柳宝庆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