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心碎,又出现了一起网络暴力引发的悲剧。24岁的杭州女孩郑灵华,曾因染粉色头发在爷爷的病床前分享考上研究生的喜讯,而遭遇大规模网暴,在经历过维权抗争后,还是患上抑郁症,于近日自杀离世。网络暴力是一把无形的刀剑,带给受害者无尽的精神折磨。施暴者到底是什么心理?受害者该如何应对?社会该如何避免悲剧的发生?我们整理了7个问答,希望能有所帮助。

一、为什么会有人网暴别人?


(资料图片)

人们在网络上进行留言的时候,通常具有匿名性和时间灵活性的特点,这就会导致个体在网络中的表达,更多表现为情感上的宣泄,甚至单纯地求关注,人们在网络上的表达会和现实反差较大。当网络评论演变为言语攻击和言语暴力之后,随着这一事件的持续被关注,最终言语评论会演变为群体暴力。

在群体中,每个个体承担的行为后果是高度责任分散的,进而会导致个体行为极端化,环境激发出个体的言语暴力,并且社交媒体中的群体互动还会放大群体的攻击性,强化暴力倾向,会引发更极端的攻击性言语。

来源:腾讯新闻创作者@心理学张卓(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心理学系主任)

扩展阅读:

因为被网暴,又一个年轻人失去了生命,网络暴力还有救吗?

上海女子为骑手充200元话费,遭网暴后坠楼身亡,网暴者究竟什么心理?

二、网暴者会意识到自己在网暴吗?

如果网暴者是一个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那没有意识到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除非他是这几种情况:1.低龄化的网民;2.精神疾病的困扰;3.人格障碍的困扰。

来源:腾讯新闻创作者@十方迦南 (中国政法犯罪心理学博士)

三、言语暴力的伤害有多大?

尽管言语暴力并不像躯体暴力那样会直接导致躯体损伤,或有明确的损伤和赔偿标准,但既往研究发现,言语暴力往往会导致抑郁甚至自杀意念乃至自杀行为。在遭受言语暴力之后,个体的反应通常取决于个体的性格特点。从内在性格特点来看,如果一个人的个性容易紧张、焦虑,情绪起伏较大,对他人的评价特别是负面的反馈比较敏感,那么他/她在遭受大量的网络负面评论甚至网络暴力的时候,更可能出现抑郁、焦虑甚至绝望的情绪。

来源:腾讯新闻创作者@心理学张卓(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心理学系主任)

四、针对女性的网暴常常会出现“荡妇羞辱”,这会对女性造成什么样的伤害?

所谓荡妇羞辱指的是使一个人,尤其是女性为自己的某一种性行为或者性欲感到羞耻和低人一等的现象。简单来说,因为女性的性经历、性行为或者性欲不符合社会期待,就去贬低、嘲讽、侮辱。当我们去评论一个女性的穿着暴露,当我们去恶意揣测一个刚升职的女同事的上位手段,当我们去苦口婆心地奉劝小姑娘要自重等等这些时刻,其实都是在对她们进行荡妇的羞辱。

值得一提的是,所谓的荡妇羞辱往往在女性青春期的时候就进入她们的生活中了。调查显示,有1/3的青春期女孩儿至少遭受过一次荡妇羞辱。遭受过荡妇羞辱的青春期女孩儿往往伴随着羞辱、持感、尴尬和痛苦长大,她们更容易感觉到无助,以及更容易自伤或者产生一些进食的障碍,荡妇羞辱事件的发生,也增加了女孩儿罹患抑郁症、焦虑症的概率,甚至加重了自杀风险。

来源:腾讯新闻创作者@趣谈心理唐义诚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

扩展阅读:

言语调戏、不雅外号、恶意PS…女性如何应对网络上的精神伤害?

五、为什么女性更容易被污名化?

霸凌女性的成本太低,而女性声张权利的空间太狭隘。造谣女性本质就是一种霸凌,因为父权社会对女性的性道德规范更高,对女性的驯化更深,在性道德上造谣女性,大多数女性只能被迫招架而无还手之力。

对于女性污名化有关的新闻,我们应该要理性发声,谨慎地传播和评论。身为女性,如果处于这种事件当中,应该及时主动地发声,掌握话语权,不要自我否定,陷入痛苦和绝望之中。

很多时候施加污名的人不易受到媒体和公众的关注,被污名的女性反而持续暴露在大家的关注下,受着周围人的曲解和谩骂。所以每一次对抗女性污名化的发声,都是在为消除女性污名化而贡献力量。如果想要解决女性污名化的问题,无论是男性群体还是女性群体,都应该理性思考,正确地认识自身,消除心中对性别的偏见。

来源:腾讯新闻创作者@刘京梅律师 (北京五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

扩展阅读:

女子出轨快递小哥?谣言是如何摧毁一个女人的

六、网络暴力为什么难以追责?

尽管网络暴力会带给当事人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导致一系列的负面后果。但是网络暴力目前并没有明确的法律定义,司法实践当中仍然存在法律适用的争议,比如上述的行为应该如何定罪量刑。同时,目前的社交平台缺乏对言语暴力监管,比如私信、辱骂、曝光个人信息、人肉搜索等行为是很难被及时阻止的。同时网络暴力的参与人数比较多,人们很难及时地追责,很多案件的处理是滞后的,而这些处理并没有引发舆论的广泛关注。

此外,打官司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儿,侮辱罪、诽谤罪是自诉罪名,在特殊案件中,检察机关、公安机关是不介入的,只有在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情况下才除外,这种时候案件可以转为公诉案件,由公安机关接手。2020年末的杭州女子取快递被造谣出轨事件,罕见地实现了自述转公诉,受害者是幸运的,但是大部分人没有这个运气。实践中,自诉案件立案难、定罪更难才是常态。原因主要还是在于当事人取证难、举证难,很多证据没有网络服务提供商协助调查,没有公权力机关的协助和配合,根本就无法完成。另一方面是刑事案件本身的证明标准高,必须同公诉案件一样,要达到证据确实、充分的标准。民事诉讼相对而言证明标准低一些,并且还可以要求侵权者赔偿精神损失。不过,诉讼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总是一件不轻松的事情,除了周期长,需要支付各种费用外,诉讼是有专业门槛的。

来源:腾讯新闻创作者@心理学张卓 (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心理学系主任)、腾讯新闻创作者@郭刚律师 (北京执业律师)

扩展阅读:

艳情谣言的受害女性,应该如何维权?

七、遭遇网暴,如何更好地维权?网暴者涉嫌什么犯罪?

第一、遭遇网络侵权的时候,有效的取证并不是通过自己截屏、录屏、复制、粘贴就能实现的。网络平台上发布的信息以及用户注册信息、身份认证信息等等,都是电子数据,要得到法官的采信,需要对他们进行公正。如果没有及时公正,一旦对方删除,当事人再想通过周边事实作为证据加以证实,官司要打赢难度就大大上升了。

第二、女性朋友们在遭遇网络侵权的时候,最好及时从律师等专业人士那里寻求专业知识,以减轻自己的负担,避免损失利益。网络侵权行为是可以向法院主张由对方来承担相应的调查取证的费用以及律师费。

第三,可以结合侵权信息的点击、浏览次数、转发次数以及侵权的内容来确定我们的维权方案。除了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刑事自诉之外,还可以向公安机关进行报案。针对利用信息网络辱骂、恐吓他人的,可以以对方涉嫌寻衅滋事罪向公安机关报案,针对以在信息网络上发布、删除等方式处理网络信息为由,威胁、要挟他人索取公私财物的,可以以对方涉嫌敲诈勒索罪向公安机关报案。

来源:腾讯新闻创作者@郭刚律师 (北京执业律师)

扩展阅读:

那个因染粉色头发被网暴的杭州女孩走了,网络暴力立法困难在哪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