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杨天悦
2月5日下午,位于东城区的角楼图书馆里洋溢着一派热闹喜庆的氛围。展览区的天花板上挂着成排的红色灯笼,每只灯笼下都坠着一张写有灯谜的彩色卡片。旁边的走廊里,两个红色投壶已经摆放整齐,引得不少市民跃跃欲试。再往里走,国家级非遗项目“北京宫灯”传承人翟玉良正在小课堂上给孩子们讲解北京宫灯的历史和文化。
“灯笼象征着光明和团结,也象征着红红火火、幸福美满。六方宫灯过去在宫廷里使用,有木制、景泰蓝、花丝镶嵌、陶艺、金属等多种材质,还有宝石、香囊等各种装饰,非常华丽。民间流传的则是彩灯,用高粱秆或铁丝和花布扎成,也代表了人们祈求幸福美满的美好祝愿。”讲台上,翟玉良边讲边展示着自己手工制作的宫灯。讲台下,15名孩子和各自家长围坐在4张桌子旁边认真聆听,期待着接下来亲自“上手”的时刻。
非遗文化小课堂之后,孩子们早就跃跃欲试,从老师那儿领来的红色无纺布宫灯材料摆满桌子,红红火火的氛围更增添了元宵节的喜庆热闹。“我定闹钟守着公众号报上的名!幸好手快,不到4分钟就报满了。”今年刚上初一的江海容一直喜欢做手工,今天能来学做宫灯,她高兴得不得了。“以前只看过宫灯的图片,近距离接触非遗传承人还是第一回。”
和江海容同桌的另外几个孩子都在上小学,做手工的进度也比姐姐稍慢些。“老师,这三个长条怎么拼上去?”“大头在上面还是小头在上面?”翟玉良耐心地回答着孩子们的询问,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之下,孩子们很快都把简易版的北京宫灯做成了型。
做完宫灯,孩子们四下分散开来,有的来到展览区仰头猜着一个个灯谜,遇到猜中谜底的就高兴地取下来;有的排着队玩起投壶,一把箭投完后还不太过瘾,又回到队伍末尾重新排起来;有的和家长一起挠头琢磨着成语接龙;还有的煞有介事地坐在桌旁包起了汤圆。
“把糯米面团压扁,面皮放在手的虎口位置,再把馅团放在面皮中间,用大拇指按住,另一只手捏住面皮转圈,当皮高于馅的时候,把面皮捏紧收口滚圆就可以啦。”在工作人员的耐心教学下,孩子们亲自动手包的汤圆也有模有样。“这是我亲手包的汤圆!带回去给爸爸尝尝。”小学生轩轩高兴地说。
“春节前后陆续举办了十几场新春民俗过大年的活动,剪纸、兔儿爷、毛猴、鼻烟壶、风车、泥人、评书都有,我们请了各行各业的非遗传承人和手工艺人,家长孩子们都挺喜欢。”角楼图书馆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春节后还会有历史类的胡同、古碑课堂,科普类的天文、地理课堂等,还有每周一次的非遗技艺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