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李祺瑶

2月1日上午,西城区琉璃厂文化街“萃珍斋”里,不少市民一早就排起队,人人都揣着自己的“宝贝”。这场新春惠民公益鉴定专场活动中,北京市文物交流中心组织权威鉴定专家,亲自给藏友们“鉴宝”,面对面交流文物鉴定知识。

家住朝阳区的刘先生特意坐公交车来找专家掌眼,他的“宝贝”是两件瓷器。10时整,鉴定活动开场,他打头阵,将宝贝端上专家鉴定台——一件落着明宣德款儿的抱月瓶,另一件落“同治年制”款的粉彩喜字花卉瓶。他兴致勃勃地介绍:“这是我年轻时低价收回来的,也不太懂收藏,请老师们给看看。”

“器物符合时代风格,保存的情况很好,但不是老物件。”从专家口中得到这个结果,刘先生不免有些失落。令他略感欣慰的是,专家说:“还是好看的,在家做个摆件,挺好的。”

任臻和刘梦颖是一对“80后”藏友,带着家传的一组粉彩碗来向专家求教,俩人听得认真,问得详细。专家连连点头,“这几件都是对的,纹饰寓意都很好,尤其这件粉彩七珍八宝碗,是道光年间民窑仿官窑的器物,值得收藏。”一番咨询后,两人收获颇丰,刘梦颖说:“我们就是来听课的。虽然自己家的这些东西价格并不是多贵,但是就像专家讲的,不仅要关注文物本身的价值,还要看到它们背后的历史文化。而且我们还学到了一些文物保存方面的知识。”

“一上午的鉴定,能明显感觉到现在收藏者们理性多了。”市文物交流中心鉴定专家郝培云介绍,民间文物收藏的热情持续高涨,大部分收藏爱好者对收藏常识和文物鉴定鉴赏专业知识需求进一步增加。这次新春惠民公益鉴定活动,也是市文物交流中心积极利用自身资源,为公众传播健康收藏理念,普及文物知识作出的积极实践,“今后,我们将建立公益鉴定咨询常态机制,向收藏爱好者提供规范、优质的公益鉴定服务。”

新春惠民公益鉴定活动将陆续在西城区琉璃厂文化街、首都博物馆、北京市文物进出境鉴定所和北京古玩城举办。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