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东城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召开,东城区区长周金星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指出,在推动老城保护复兴方面,今年将按期完成中轴线申遗保护三年行动计划任务,开展国家话剧院住宅楼征收腾退工作,推进天坛医院旧址等环境整治提升,实施永定门城楼修缮和御道遗址展示。
记者了解到,东城将配合中央、市属单位做好文物腾退保护工作,推进宏恩观等文物的活化利用。继续举办“北京古建音乐季”“会馆有戏”“中轴线上”等品牌活动。实施“非遗焕新”优秀项目扶持计划,探索非遗知识产权保护。
在推进城市更新方面,今年将试点开展三眼井、钟鼓楼、西总布等片区恢复性修建,打造一批精品宜居街巷,延续老城肌理和文脉,留住胡同乡愁和记忆。聚焦长安街、中轴线沿线等重点区域,引入社会力量参与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实现新开工项目40个、完工20个,继续开展直管公房申请式退租、简易楼腾退和老楼加装电梯工作。
(资料图)
■ 延伸
永定门城楼修缮工作中,将拆除城楼后期搭建的二楼夹层
今年6月,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在回复区政协委员关于“东城区如何在中轴线申遗方面发挥关键作用”的提案办理情况时表示,将推进永定门城楼的修缮和活化利用。
作为支持申遗的重点工作,东城区文旅局现正牵头推进“永定门城楼保护和展示利用项目”,自2020年已委托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着手编制城楼的展示利用初期方案;2021年组织古建专家对城楼整体结构安全进行详细的现场踏勘,形成专家意见并融入北京市文物建筑保护设计所承担的保护利用方案;同年,正式将两方案整合为一套整体方案向上级汇报,现已征得北京市文物局原则通过。
其中,在城楼修缮养护方面,东城将本着现存建筑形制、结构体系总体得以保持的原则,对屋面、墙体、大木梁架、门窗装修、楼地面、台基、油饰彩画等各个部位进行局部修缮保护。基于该方案,永定门城楼将在不损伤本体结构稳定的前提下,最大限度采用传统修缮工艺,保持古建筑原有的美学意蕴和历史信息。为还原其真实性,在此次修缮过程中,将拆除城楼后期搭建的二楼夹层,同步完成公共空间提升;改造电力系统,解决夜间照明及多媒体展陈的用电需求;完善配套设施,更好保护建筑安全;揭露局部建筑结构,展示出古建筑传统工艺做法,既为文物活化利用创造条件,又能够配合更高层次的展览展示要求。
永定门城楼及南北广场发展“夜地标、夜经济”
在中轴线整体定位的基础上,将深入挖掘永定门城楼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使其具备举办大型文化活动、对公众长期开放的接待能力。创新思考市场化运作模式,统筹考虑城楼本体、南北广场以及永定门公园的综合利用,做足“夜地标、夜经济”文章,确保活化利用可持续发展。城楼内部展示方案将紧密结合中轴线申遗主题,重点展示古代建筑的建造技术、工艺和材料,兼顾阐述文物本身的历史脉络,以体现古代城楼的营造之美与社会地位。
规划打造五大主题内容:永定故事、中轴展望、永定技艺、传承体验和书香永定,即展示永定门的历史沿革及重建过程;展示北京当代中轴线上各重要节点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展望;基于城楼本体的中国古代建筑传统工艺技艺作展示;依托多功能空间,富集临时展览、会议及古建筑工艺技艺传承活动;为游客提供文化阅读休憩空间与公共服务。
永定门御道遗存“晋级”为市级法定文物
作为南中轴历史文化遗产要素之一的永定门城楼北侧出土御道,于2021年成功“晋级”为一项独立的市级法定文物。
据悉,早在2004年,随着原崇文区选址永定门遗址北侧实施南中轴路改造工程的推进,沿线出土了两组沿南北分布、以花岗岩条石铺就的原始市政路面。经考古报告初步推断,此系清代营修的永定门御道石板料遗存,经后世破改形成散乱格局。次年永定门城楼复建面世,该石板路面经过简单修葺清整,一直保留在发掘原位接受社会观瞻,保存至今,但长期以来并未对其进行系统性学术考据研究,也并未按南中轴重要遗产节点的附属构成,赋予其法定文物身份。
为有效补充和保护南中轴文化遗产要素,解决前期研究停滞的遗憾,东城区文旅局正式于2021年初启动针对该石衢残址的文物价值评估认定项目,当年3月完成认定分析报告,最终确认其系由始建于清雍正年间的永定门北段御道演变而来,历清末民初修葺改造了部分形制,又在1924年至1930年代初因市政铺设有轨电车轨道而被翻动、破改至中央线位两侧。经业内专家审核判定,其符合南中轴线位的历史文脉,并呈现了民国时期市政道路现代化进程的影响,吻合文物五大价值中的若干标准,结合申遗工作意义,建议提升为等级文物保护单位。
2021年秋,时值市文物局开展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遴选工作,东城区文物部门主动反复沟通、争取提名,配合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落实现场勘查、采集信息、参与完成申报文本编制,遂呈报市政府核定公布,以“永定门御道遗存”为定名,成功将其新晋为一项独立的市级法定文物。
新京报记者 陈琳
编辑 陈静 校对 薛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