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开展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稳价保质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高念东介绍,目前,北京市用药紧缺已经缓解,首都百姓购药价格有保障、用药质量有保障、合法权益有保障,市场秩序和环境稳定向好。

随着国家疫情防控政策不断调整优化,部分涉疫药品和物资需求激增,北京市委、市政府迅速响应,2022年12月8日紧急成立药品和医疗物资应急保障专班。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市药监局综合运用约谈告诫、重点检查、行政处罚等多种手段稳定市场价格秩序。

启动价格执法应急处置机制,于去年12月5日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市场价格行为的提醒告诫书》,警示经营者不得对民生商品和防疫用品囤积居奇、哄抬价格。先后三次对国药、华润等8家大型药品经销商,京东、美团、叮当快药等6家网络平台头部企业开展专门行政约谈和提醒告诫,要求各大平台履行好主体责任。


(资料图片)

同时在市场监管总局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与药品生产企业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进行沟通,密切关注连花清瘟等药品出厂价格,共同维护药品价格秩序平稳。

12月11日开始,组织执法人员24小时驻厂,加强对北京市药品、医疗用品生产、流通重点企业进货、库管、出货等环节的现场督查,切实稳价保质。

同时,加强执法检查力度。2022年12月3日,在全市范围内部署开展“四类药品”执法检查,重点检查零售药店、互联网经营平台销售的“四类药品”、抗原检测试剂盒等防疫用品供应及价格执行情况。同年12月13日起,对辖区4175家药店开展全覆盖检查。截至今年1月3日,已出动检查人员25529人次,检查经营主体11522户次,提醒告诫5873户次,目前首都涉疫物资市场秩序基本平稳。

通过曝光典型案例,对违法行为形成有力震慑。先后对北京源通百姓平安大药房有限公司哄抬连花清瘟价格案、北京康复之家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哄抬抗原检测试剂盒价格案等11起涉疫物资案件立案处罚,其中3起案件入选市场监管总局向全国公布的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违法典型案件。及时通过北京发布、北京疫情新闻发布会公开曝光典型案件,有效震慑不法商家,及时消除百姓疑虑,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

高念东表示,当前仍是防疫政策调整转段的关键时期。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将认真贯彻此次会议精神,迅速制定北京市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发挥综合执法体制机制优势,持续打击哄抬价格、囤积居奇、虚假宣传、虚假违法广告、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

来源:新京报

编辑:孟紫薇

流程编辑:郭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