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的12月24日,北京协和医院冬奥病房挂牌启用。协和精锐队伍汇聚在这里,承担重要医疗保障任务,向世界展现了协和技术,体现了中国温度。而今,在医院的重点任务向“防重症、防病亡”转移时,她又承担起集中收治新冠重症患者的任务。来自多个学科的协和精锐们再次聚集在一起,在实战中积累经验,在困境中检验队伍,他们共同的心愿就是——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使命必达


【资料图】

11月19日周六下午4点,内科ICU王春耀主治医师接到了医院的电话,通知他立即赶到冬奥病房,担任病房二线医生,负责病房医疗工作。王春耀放下电话后半小时就赶到了医院,与其他23名伙伴汇合。此时的冬奥病房正紧张有序地进行着向新冠感染隔离过渡病房转型的各项筹备工作,院领导、医务处、护理部、医院感染管理处、医学工程处、后勤保障处等都在现场调度、支持和保障。

冬奥病房是医院为保障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精心选址筹建的院内定点病区,具备“三区两通道”的硬件条件。面对冬季疫情的快速变化,北京协和医院下好“先手棋”,作出了把冬奥病房改造为新冠感染隔离过渡病房的决定。

医院重视发挥援鄂抗疫医疗队、核酸检测医疗队、方舱医疗队的抗疫实战经验,在病房的工作协调机制、人力资源规划和医疗运转流程等方面作出统筹安排。冬奥病房虽然是由临时抽调医务人员组建的病房,但仍坚持三级查房制度,主管医疗的杜斌副院长主动承担了查房教授的职责,每日到病房查房,对患者诊疗提出具体指导意见。根据工作需要新增3名医护人员后,病房第一批医护人员共计27人,其中12人是北京协和医院援鄂抗疫医疗队队员。

团结一致,勇往直前。王春耀虽然是二线医生,但主动承担了一线的值班任务,不仅负责整个病区的查房和交接班,也管理患者。“虽然可能辛苦一些,但有助于二线加深对患者病情的理解,同时切实把握一线医师的工作强度和思想动态,有助于优化病区管理,提高团队合作凝聚力。”作为高年资主治大夫,骨科姜鹏翔到冬奥病房工作后不仅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帮助患者控制疼痛、加速康复,而且每天主动参加消杀和物资整理工作。骨科杨阳大夫在转诊患者过程中,沉着、冷静、有条不紊,保障了患者的平稳转运。

妇科一病房护士长刘霞调任冬奥病房护士长后上班就没了点。每天凌晨2点左右,正是夜班两个班次轮换时,她都会出现在病房,叮嘱要上岗同事护理工作细节要求,再向下班同事们询问患者病情进展。来自国际医疗部急诊的张天护士长和来自西单院区内科综合病房的教学老师兰静对接多个职能部门,保障病房物资供应,给医护人员提供安心的环境。来自全科医学科(普通内科)病房的教学老师张琦和泌尿外科二病房的护士长王娟主要负责白班护理主管工作。病房消杀工作繁重,两位老师慎终如始,坚持到轮岗最后一刻。面对工作安排,患者需要,大家都是积极响应,尽最大努力克服个人困难,相互支持,分担工作压力,一起往上冲。

▲94岁的李奶奶病情好转,出院前与护士合影

冷风不寒,阳光甚暖。医护人员用关心和关爱温暖着患者的心。李奶奶(化名)因股骨转子间骨折入院治疗,转入病房后一直情绪低落。细心的医护人员发现11月21日是李奶奶94岁的生日,专门为她准备了长寿面,一边给李奶奶喂饭,一边鼓励说:“我们吃多点,抵抗力就好啦,就能出院啦!”医生有效控制住了李奶奶的房颤等基础疾病状况,为她制定了骨折保守治疗计划,并联系好医联体医院衔接李奶奶后一阶段的康复治疗。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下,一个个孕产妇和新生儿转到普通病房,一个个高龄患者病情稳定顺利出院,一个个插管患者顺利拔管……第一批医护人员在冬奥病房工作三周,共收治患者41人,保证了有基础性疾病或有重症高风险因素的新冠感染者的紧急隔离和及时治疗,践行了分类管理、有效救治原则,为医院动态调整策略适应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争取了宝贵时间。

12月8日下午,冬奥病房新收入患者9名,临床工作强度再增加。此时,第二批医护人员名单刚刚敲定,多名接到医院通知的医护人员立即赶到病房,提前2日主动上岗加入临床工作,带来了雪中送炭般的温暖。

接力护航

12月10日,两批次医护人员正式交接,重症医学科杜微、赵华副教授,老年示范病房赵霞护士长,西院国际综合二病房刘丹等53名医护人员正式上岗,这是一支重症与老年专业的强强联合的医护团队,向老年新冠重症患者这一特殊重点人群重点攻关。在医院强有力的保障支撑下,冬奥病房进一步增配设备与物资,完成了向新冠感染重症监护病房的转变,有效分流了发热门诊和急诊的老年重症新冠患者压力。

▲医护人员精心救治患者

不辱使命,绽放青春。冬奥病房医护人员平均年龄32岁,年龄最小的仅为22岁,一线医生和一线护士主要由住院医生、临床医学博士后、研究生、规培护士组成。面对不同专业背景共同工作的特点,病房打造“防重症”的人才梯队模式,每个班次都有重症专业的医护,以重症专业为主线,与内外科专业力量相结合,“老”带“新”结对子、“熟”带“生”促成长。青年医护继承发扬勤奋奉献的协和传统,积极发挥主动性,在床旁和现场教学中迅速提升重症相关临床和护理技能,在实践中不断历练,在战疫中茁壮成长。

“00后”规培护士卢璐是病房医护人员中最年轻的一位。她介绍:“我一直和曾参加过援鄂抗疫医疗队的骨科一病房赵晶老师搭班,她手把手地教我、带我,帮助我快速掌握各项专业护理技能,更从生活上给予我无限关心和帮助。我喜欢病房的工作氛围。在这里,大家满心想的都是如何能把患者治好。每一个人都是一面旗帜,鼓舞斗志,催人奋进!”

凝心聚力,共克时艰。12月12日北京迎来感染高峰,医护人员大量感染减员,在岗人数不断减少。在人力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医院优先保障冬奥病房需要,又增派医护6人。医护团队发扬轻伤不下火线的精神,承受着巨大的躯体和精神压力,尽最大努力守护人民生命安全。

▲医护人员坚守岗位

79岁的李爷爷是慢阻肺、肺鳞癌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出现了呼吸困难等症状,12月8日晚收入冬奥病房治疗后,现病情已显著好转出院。家属感动地说:“协和的医护人员一切以病人为先,处处为患者考虑,真是人民的好医生!”

此时的冬奥病房里,患者年龄中位数是74岁,最大的96岁。冬奥病房与急诊,与医院各个CU高效联动衔接,全体医护人员用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用坚守构筑医疗救治和生命防线,全心全意守护人民健康。

文字/傅谭娉陈明雁

图片/冬奥病房提供

编辑/肖雄

主编/陈明雁

监制/吴沛新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