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抗疫已进入新阶段。防疫“新十条”发布后,如何应对Omicron(奥密克戎)、适应防控新形势正处于磨合期。自2021年11月在南非首次检出后,Omicron迅速取代Delta(德尔塔)全球流行,成为优势毒株。迄今,科学界对Omicron已有哪些了解?Omicron已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占据了怎样的位置?近期刊发的一篇综述文章汇总了全球近40项有关Omicron变异株的研究结果,为奥密克戎进行了多角度的画像。
该文题为《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研究进展》,今年11月底刊发于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承办的《中华流行病学杂志》。文章作者来自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美年公众健康研究院及北京大学公众健康与重大疫情防控战略研究中心。
该文为认识Omicron提供了丰富证据。如,关于 Omicron从哪里来?一项对Omicron变异株起源的研究发现,Omicron变异株的祖先大致于2020年中期由人类传到家鼠,在家鼠中经历一年多的进化,于2021年底回传人类。Omicron传染力有多强?模拟研究显示,办公室、餐厅、歌舞厅和公共交通中的大多数情况都难以通过正确佩戴外科口罩达到对Omicron变异株的有效防护。疫苗能管多久?美国CDC(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的数据显示,接种第三剂疫苗5个月后,预防Omicron变异株的有效性仅为19%。
【资料图】
作者建议,考虑到我国人口自然感染免疫水平低、人口基数大、人口老龄化等多种因素,应研发保护效果更好、更持久的疫苗,加大新冠病毒疫苗基础和序贯加强免疫的覆盖,提高人群免疫水平;同时关注重点人群,减少重症和死亡。
Omicron从哪里来?
该文写道,一项对Omicron变异株起源的研究发现,Omicron变异株的祖先大致于2020年中期由人类传到家鼠,在家鼠中经历一年多的进化,于2021年底回传人类。由此可见,Omicron变异株可从人类传播到动物宿主,然后再实现从动物到人类的溢出。人群大流行中,新冠病毒由人类传给动物,受感染动物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值得进一步观察。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已有来自29个国家的400多种动物感染了新冠病毒,包括宠物、野生动物和家畜等。与原始株和Delta变异株相比,Omicron变异株的宿主范围更广。除了原始株的宿主外,Omicron变异株还能与果子狸、啮齿动物、多种蝙蝠以及一些刺猬的ACE2(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2,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受体结合。
Omicron进化到哪一步了?
B.1.1.529变异株来自B.1.1谱系,为新冠病毒的进化支系之一。 B.1.1.529变异株最早于2021年11月在南非检出,该变异株具有大量的突变,传播速度快,WHO根据新冠病毒进化技术咨询小组的建议,将B.1.1.529 列为值得关切的变异株(variants of concern,VOC),并命名为Omicron变异株。
Omicron持续变异,不断出现新的亚型,主要包括BA.1,BA.2,BA.3,BA.4和BA.5亚型及其后代谱系。Omicron变异株不同亚型特征的比较见下表。
Omicron变异株不同亚型特征比较。论文附图
从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的进化树来看,BA.1、BA.2和BA.3属于Omicron变异株不同的进化 分支,而BA.4和BA.5则是在BA.2的基础上进化而来,由于其遗传变异的相似性,经常把 BA.4和BA.5合并称为BA.4/5。
与原始株相比,BA.1在刺突蛋白中含有34个突变,这些刺突蛋白突变会引起其病毒学特征的改变,如复制能力和毒性降低,传染力增强。随后的Omicron变异株亚型均保留这些突 变。
BA.4/5与BA.2相比增加了L452R、F486V和R493Q突变,其中L452R突变是此前Delta变异株的重要突变位点,有利于病毒躲避针对RBD(receptor binding domain,新冠病毒表面刺突蛋白上的受体结合域)2类和3类区域的抗体,是导致高免疫逃逸能力的关键突变位点之一。
此外,BA.4/5 携带的F486V突变还有利于逃逸针对RBD的1类和2类抗体,R493Q回复突变又增加了RBD与受体结合的亲和力,进而提高了BA.4/5的适应性。
2022年12月15日,钟南山在“全国高校抗疫大讲堂”上的分享截图。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截稿时间限制,该文并未涉及Omicron变异株BF.7亚型。12月15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全国高校抗疫大讲堂”上作“新冠(Omicron)疫情动态及应对”主题分享时表示,当前,北京、保定等地流行的主要为奥密克戎变异株BF.7,广州、重庆等地主要流行的为奥密克戎变异株BA.5.2。而BF.7是BA.5.2.1.7的简称,是在BA.5.2基础上的突变株,总体来看,两种毒株没有明显的差异。
他解释,BF.7是在BA.5.2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R346T位点突变,因而有了更强的免疫逃逸,潜伏期进一步缩短,“有人接触病人后第二天就出现感染,但大部分人感染后一直没有很明显高烧,可以说是无症状感染,一部分咽干、咽痛、干咳、头痛、发热等,只要不侵犯肺、不缺氧都是轻症。”
Omicron传染力有多强?
研究显示,Omicron变异株传染力和传播速度比原始株和其他关切的变异株(VOC)更强。
新冠病毒原始株、Delta、Omicron变异株的R0(基本再生数,描述病毒传染力的指标,数值越大病毒的传染力越强 )分别为2.2、3.2、9.5,表明传染力不断增强。
南非研究显示,在Omicron变异株主导的疫情期间,病例的增加速度更快,该地区从首例病例出现到疫情高峰的时间为1个月,而Delta疫情时为2个月。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指出新冠病毒主要为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可经气溶胶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也可能造成感染。
与原始株和其他关切的变异株(VOC)相比,Omicron变异株更具稳定性,室温下可在物体表面存活更久。发表于bioRxiv预印本上的研究表明,在气温为25 °C,相对湿度为45%~55%的条件下,Omicron变异株在塑料表面可存活193.5小时,在人体皮肤模型表面可以存活21.1小时,对于原始株则分别为56.0和8.6小时。
此外,在21~22 °C实验室环境中,BA.1可在不锈钢、聚丙烯塑胶片以及玻璃等光滑表面上稳定存活超过7天,在面巾纸、打印纸等多孔、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上,BA.1可保持30分钟的传染性。
我国珠海市对Omicron变异株聚集传播案例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进口假牙和牙膜可能是疫情的源头;类似地,我国北京市也报告了可能由北美邮寄文件导致的Omicron变异株聚集传播案例。上述研究均提示Omicron变异株及其亚型极有可能通过非冷链污染物体的媒介进行传播。
一项模型研究揭示了Omicron变异株经气溶胶媒介传播的风险。研究表明Omicron变异株 感染者有更高的病毒载量,加之Omicron变异株更高的传染性,大大增加了其经气溶胶传播的风险。模拟研究显示,Omicron变异株感染者中有较高概率排出高浓度的病毒,且办公室、餐厅、歌舞厅和公共交通中的大多数情况都难以通过正确佩戴外科口罩达到对Omicron变异株的有效防护。提示气溶胶这一传播媒介在Omicron变异株传播中的重要性,值得关注和警惕。
作者建议,Omicron变异株传播方式主要还是通过飞沫传播,因此,仍应坚持规范佩戴口 罩、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多通风的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同时需关注经污染物体和气溶胶媒介传播的风险。
Omicron致病特征是哪些?
人群流行病学研究表明,Omicron变异株感染后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居多,症状持续时间短,以上呼吸道症状为主。
我国浙江省宁波市61例确诊的Omicron变异株感染者中,54.1%为无症状感染者。我国广东省珠海市38例确诊的Omicron变异株感染者中,76%为轻症或无症状感染者。
英国的一项纵向研究,分别纳入Delta和Omicron变异株感染者各4990例。结果显示,Omicron变异株感染者症状持续6.87天,明显小于Delta变异株(8.89天);Omicron变异株感染者的嗅觉丧失比例降低(16.7% vs. 52.7%),脑雾、眩晕和发热等使人虚弱的症状也明显减少,但咽喉疼痛风险增加(70.5% vs. 60.8%)。
新冠病毒感染急性期后出现的持续症状被称为“新冠病毒长期症状”。英国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显示,Omicron变异株流行期的感染者中4.5%的人报告了新冠病毒长期症状,而Delta变异株流行期的感染者中报告新冠病毒长期症状的比例是10.8%。进一步调整多种混杂因素后的分析显示,感染Omicron变异株后发生新冠病毒长期症状的风险比Delta变异株明显降低。
就疾病结局来看,在 Omicron变异株流行早期,多项流行病学研究显示,Omicron 变异株引起的住院、重症和死亡风险低于先前的变异株。
南非前瞻性队列研究显示,在住院患者中,与先前Delta变异株感染者相比,Omicron变异株感染者发生重症的概率显著降低70%(OR=0.3,95%CI:0.2~0.5)。美国回顾性队列研究显示,相比Delta变异株,Omicron变异株感染者总体入院风险下降41%,其中,入住重症监护室风险下降50%,机械通气风险下降64%,死亡风险下降79%。上述研究均基于国家性的大型人群数据开展,并调整了年龄、性别、疫苗接种和新冠病毒感染史等可能与疾病严重性相关混杂因素。
对Omicron变异株不同亚型的研究显示,不同亚型感染导致的疾病严重程度无显著差异。南非研究显示,BA.4/5感染者在入院和发展成重症风险方面与BA.2类似。
在病死率方面,研究发现原始株、Beta、Delta、BA.1 和 BA.4/5变异株的病死率分别为5.3%、 6.9%、6.4%、2.5%和1.9%。与BA.1相比,BA.4/5变异株感染者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1.12,95%CI:0.93~1.34)。
感染新冠病毒后发展为重症危险因素包括男性、老年、肥胖、心血管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等。我国香港地区Omicron变异株流行期间,对2021年12月31日至2022年9月28日的9943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分析显示,死者中位年龄为86岁,91%患有长期慢性病,69%未接种过任何疫苗或接种过1剂疫苗但未满14天,28%未接种疫苗加强针。
作者总结道,可见,未接种疫苗、老年、合并慢性病为感染Omciron变异株后重症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
疫苗对Omicron效果如何?
Omicron变异株强大的免疫逃逸能力使得突破性感染(完全接种疫苗后发生的感染)风险陡增。
丹麦针对早期785例确诊的Omicron变异株感染者的分析显示,完全接种或者加强接种疫苗的比例为83.1%。我国浙江省163例确诊的Omicron变异株感染者(≥60岁)中,57.06%的感染者加强接种了疫苗。高感染率可能与Omicron变异株免疫逃逸增强有关,同时来自疫苗接种和既往感染的保护也在减弱。
多项研究证据显示,两剂灭活疫苗基础免疫后,针对Omicron变异株产生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水平较低,加强免疫可提高机体免疫应答水平,序贯加强免疫优于同源加强免疫。
我国学者研究显示,在完成两剂CoronaVac(科兴灭活疫苗)接种3~5周后,针对Omicron 变异株的50%蚀斑减少中和试验(PRNT50)抗体滴度均低于检测下限。而两剂BBIBP-CorV(国药灭活疫苗)接种第14天时,80%的血清样本对Omicron变异株的中和抗体滴度都低于检测下限。
完成第三剂CoronaVac(科兴灭活疫苗)加强免疫后,可诱导针对Delta和 Omicron变异株有效的体液免疫、B细胞和T细胞免疫。相比同源加强免疫,使用mRNA疫苗、重组亚单位疫苗异源加强免疫后,针对Omicron变异株的中和活性更优。
在灭活疫苗基础免疫后,mRNA疫苗接种明显增强针对Omicron变异株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特异IgG水平是同源加强免疫的8倍,血浆针对Omicron变异株的90%蚀斑减少中和试验(PRNT90)抗体滴度水平是同源加强免疫的4倍,RBD特异性记忆B细胞数量是同源加强免疫的73倍。假病毒中和试验(pVNT)中,重组亚单位疫苗加强产生的针对 Omicron变异株的血清中和抗体水平是同源灭活疫苗加强的2倍,对Omicron变异株的中和抗体滴度阳性率达到了100%。
人群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现有疫苗基础免疫预防Omicron变异株感染或者发病保护效果较低,但仍可有效防止重症和死亡,接种加强针可提高对Omicron 变异株保护效果。
基于中国香港地区BA.2流行期间的研究结果表明,对20~59岁年龄组人群,两剂 CoronaVac(科兴灭活疫苗)预防新冠肺炎重症/死亡的保护效果为91.7%(88.7%~94.0%);对≥60岁年龄组老年人降至69.9%(64.4%~74.6%);三剂CoronaVac(科兴灭活疫苗)对新冠肺炎重症和死亡的保护效果为98.6%(98.0%~99.0%)。
疫苗能管多久?既往感染叠加疫苗效果如何?
针对原始株设计的新冠病毒疫苗对Omicron变异株感染引起的新冠肺炎的保护效果备受关注。此外,在当前感染人数不断增加的形势下,既往感染与疫苗的叠加效果如何也是亟待回答的问题。
作者总结道,疫苗的免疫效果会随接种时间延长而减弱。荷兰大型人群病例对照研究显示,接种第三剂疫苗3个月后对BA.1和BA.2的保护效果明显下降。美国CDC(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的数据显示,接种第三剂疫苗5个月后,预防Omicron变异株的有效性仅为19%。
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通过了在新冠病毒加强疫苗中添加Omicron变异株成分的建议,并修改了两种mRNA疫苗即BNT162b2和mRNA-1273的紧急使用授权,批准针对BA.4/5与原始株的双价疫苗。经过批准的双价疫苗既包括原始株的mRNA成分(提供预防新冠肺炎的广泛保护),也包含BA.4和BA.5变异株共有的mRNA成分(提供预防Omicron变异株的更好保护)。两款双价疫苗均为单一加强接种,在完成基础免疫或单价疫苗加强后2个月即可接种。单价mRNA疫苗不再被批准用于≥ 12岁个体的加强接种。
疫苗与既往感染叠加的保护效果如何?
既往感染新冠病毒可在一定程度上诱导机体产生针对Omicron变异株的免疫保护,联合疫苗接种可对Omicron变异株感染提供更有力的保护。
葡萄牙一项研究显示,既往感染原始株、Alpha、Delta、BA.1或BA.2变异株均可对BA.5感染提供一定的保护,分别为51.6%、54.8%、61.3%和75.3%。一项血清学试验则表明,既往新冠病毒感染者接种1剂BNT162b2疫苗(BioNTech/辉瑞的新冠mRNA疫苗)3~5 周后,产生的针对Omicron变异株的PRNT50抗体滴度为130.0,高于未接种疫苗的既往感染者(77.8)。荷兰一项病例对照显示,与任一种情况相比,既往感染叠加疫苗接种可以提供针对BA.1或 BA.2变异株更好的保护效果。
既往免疫与疫苗接种叠加效果更好的原因可能与免疫次数有关。研究显示,个体免疫的次数(包括自然感染和疫苗接种)越多,机体引发的中和抗体应答水平及广谱程度(包括针对Omicron变异株的中和抗体反应)越高,提供的保护效果越好。
作者建议,考虑到我国人口自然感染免疫水平低、人口基数大、人口老龄化等多种因素,应研发保护效果更好、更持久的疫苗,加大新冠病毒疫苗基础和序贯加强免疫的覆盖,提高人群免疫水平;同时关注重点人群,减少重症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