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在知乎发文《出大事了,我们这个时空的时间线似乎被人动了!》。文中称,其记忆中早年学的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却发现现在的教材中都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资料图)

一时间,相关话题引发网友热议。在不到10个小时的时间里,阅读次数达3.6亿,3.9万人次参与讨论。

在上游新闻创建的投票中,截至10月27日22时许,选择“我记得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15.8万,占比超八成。

教材总主编温儒敏:

并没有改,本就是“是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一篇脍炙人口的课文,在教材中被要求“熟读并背诵”。这段文字选自《孟子·告子下》,目前被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录在八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中。

人教版2017年版课本截图

早在今年9月7日,教育部统编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总主编、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就曾在个人微博中回应这一争论。

温儒敏表示,并没有改,本就是“是人”。课文所选的是中华书局的《孟子译注》。他查过宋代朱熹《四书章句》,也是“是人”。另查十三经注疏(汉代赵岐注),同样是“是人”,并非“斯人”。语文统编教材所选的都是权威版本,不可能随意改动。

10月26日,上游新闻记者从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部获悉,该出版社从1961年收录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文以来,历套教材文章一直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从未有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人教社1961年版初中语文课本截图

北京中学语文老师:

意思无差别,没必要过度纠结

那从语文学习的角度来说,“斯人”和“是人”,到底哪个更准确呢?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老师于晓冰在接受北京日报(ID:Beijing_Daily)记者采访时表示,从语文学习的角度而言,是“是人”还是“斯人”,其实并没有什么过度纠结的必要性。

实际上,“是人”和“斯人”都是“这人”“此人”的意思,两者意思基本没有差别。“是”和“斯”都可以作为代词“这”来使用,在各种经典古籍以及中小学的课文中,这类例子比比皆是。

于晓冰老师表示,对绝大多数人而言,与其纠结于是“是人”还是“斯人”,好好回顾诵读一下这篇课文更有意义。

就在两个月前,有条关于中学语文课文的话题冲上热搜,引发了一场“回忆杀”。有博主说:“奈何当时学业繁重,只将其作为任务完成,未能体会其中韵味,以后想来全是人生。”

有网友回忆起经典的课文:《氓》、《孔雀东南飞》、《我爱这土地》、《归去来兮辞》……

有网友感慨,毕业若干年后,突然体味到了一句诗一首词中的深意,“少时不知词中意,再读已是词中人。”

一条“当时忙着赶路,没来得及窥探古人风骨”的评论,更是让数万人共鸣。

教材是编者智慧的结晶,休息的时候,让我们不妨重新拿起中学时的语文课本,细细重温一番里面的文章吧!

推荐内容